|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1.4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13-14页 |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3页 |
| 1.4.2 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第2章 现有毛管压力与电阻数学模型评价分析 | 第14-20页 |
| 2.1 现有模型综述 | 第14-15页 |
| 2.2 Li Williams模型分析研究 | 第15-18页 |
| 2.3 模型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 2.4 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目标区岩石孔渗物性试验研究 | 第20-29页 |
| 3.1 岩样描述 | 第20-21页 |
| 3.2 岩石孔隙度实验测定 | 第21-23页 |
| 3.2.1 实验原理 | 第21页 |
| 3.2.2 实验装置 | 第21-22页 |
| 3.2.3 实验步骤 | 第22-23页 |
| 3.2.4 实验结果 | 第23页 |
| 3.3 岩石渗透率实验测定 | 第23-28页 |
| 3.3.1 实验原理 | 第24页 |
| 3.3.2 实验装置 | 第24-25页 |
| 3.3.3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 3.3.4 实验结果 | 第26-28页 |
| 3.4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4章 目标区岩石毛管压力与电阻率联测试验研究 | 第29-44页 |
| 4.1 实验原理与实验要求 | 第29-31页 |
| 4.1.1 实验原理 | 第29-30页 |
| 4.1.2 实验要求 | 第30-31页 |
| 4.2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 第31-33页 |
| 4.2.1 实验装置 | 第31-32页 |
| 4.2.2 实验步骤 | 第32-33页 |
| 4.3 实验结果 | 第33-44页 |
| 4.3.1 毛管压曲线 | 第33-37页 |
| 4.3.2 电阻率指数与含水饱和度关系曲线 | 第37-39页 |
| 4.3.3 毛管压力与归一化含水饱和度关系曲线 | 第39-42页 |
| 4.3.4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5章 目标区岩石毛管压力与电阻率数学模型建立 | 第44-50页 |
| 5.1 毛管压力与电阻率指数关系曲线 | 第44-47页 |
| 5.2 关系指数β与渗透率关系曲线 | 第47-48页 |
| 5.3 符合目标区储层特征的岩石毛管压力与电阻率数学模型 | 第48-49页 |
| 5.4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6章 基于不同毛管压力曲线参数特征的储层分类方法研究 | 第50-63页 |
| 6.1 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进行储层分类 | 第50-52页 |
| 6.2 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参数特征进行储层分类 | 第52-61页 |
| 6.3 小结 | 第61-63页 |
| 第7章 主要结论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附录: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