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机理 | 第11-13页 |
1.2.1 激发态吸收 | 第12页 |
1.2.2 能量传递上转换 | 第12页 |
1.2.3 合作敏化上转换 | 第12-13页 |
1.2.4 交叉弛豫 | 第13页 |
1.2.5 光子雪崩 | 第13页 |
1.3 稀土上转换材料的组成 | 第13-15页 |
1.3.1 基质 | 第13-14页 |
1.3.2 敏化剂 | 第14页 |
1.3.3 激活剂 | 第14-15页 |
1.4 Yb~(3+)-Er~(3+)和Yb~(3+)-Tm~(3+)离子对中的能量传递 | 第15-18页 |
1.4.1 Yb~(3+)-Er~(3+)离子对 | 第16-17页 |
1.4.2 Yb~(3+)-Tm~(3+)离子对 | 第17-18页 |
1.5 稀土上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8-23页 |
1.5.1 热分解法 | 第18-20页 |
1.5.2 Ostwald熟化法 | 第20-21页 |
1.5.3 水(溶剂)热法 | 第21-22页 |
1.5.4 其它方法 | 第22-23页 |
1.6 稀土上转换材料的应用 | 第23-27页 |
1.6.1 光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23-25页 |
1.6.2 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 第25-26页 |
1.6.3 光动力治疗方面的应用 | 第26-27页 |
1.7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7-30页 |
第2章 β-NaYF_4:Yb,Tm纳米晶的形貌调控及光学性能研究 | 第30-46页 |
2.1 前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2.2.4 材料测试与表征 | 第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2.3.1 β-NaYF_4:Yb,Tm纳米晶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33-37页 |
2.3.2 β-NaYF_4:Yb,Tm纳米晶的生长机理 | 第37-39页 |
2.3.3 β-NaYF_4:Yb,Tm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第39-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KLu_2F_7:Yb,Tm纳米晶的形貌调控及光学性能研究 | 第46-56页 |
3.1 前言 | 第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3.2.4 材料测试与表征 | 第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3.3.1 F~-:Ln~(3+)比值的影响 | 第47-51页 |
3.3.2 OA用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3.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NaYF_4:Yb,Tm@ZnO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56-70页 |
4.1 前言 | 第56-5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7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7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4.2.4 材料测试与表征 | 第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2页 |
4.3.1 NaYF_4:Yb,Tm@ZnO形成机理 | 第58-59页 |
4.3.2 锌源用量对NaYF_4:Yb,Tm@ZnO形貌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3 pH对NaYF_4:Yb,Tm@ZnO形貌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4 反应时间对NaYF_4:Yb,Tm@ZnO形貌的影响 | 第61页 |
4.3.5 AA用量对NaYF_4:Yb,Tm@ZnO形貌的影响 | 第61-62页 |
4.4 NaYF_4:Yb,Tm@ZnO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62-63页 |
4.5 NaYF_4:Yb,Tm@ZnO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第63-66页 |
4.6 NaYF_4:Yb,Tm@ZnO近红外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66-6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