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茶树创伤应答反应的转录组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第12-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36页
    1.1 植物响应创伤机制研究进展第16-23页
        1.1.1 创伤对植物的影响第16-17页
        1.1.2 创伤与抗氧化系统第17-18页
        1.1.3 创伤与次生代谢第18页
        1.1.4 创伤信号转导与基因表达调控第18-23页
    1.2 茶树创伤应答反应研究概况第23-24页
    1.3 转录组学研究概况第24-31页
        1.3.1 转录组学概述第24-25页
        1.3.2 转录组测序第25-31页
    1.4 ERF转录因子研究概况第31-34页
        1.4.1 ERF转录因子结构特点第31-32页
        1.4.2 ERF转录因子的功能第32-33页
        1.4.3 茶树ERF转录因子研究概况第33-34页
    1.5 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4-36页
        1.5.1 研究意义第34页
        1.5.2 研究内容第34-35页
        1.5.3 技术路线第35-36页
第二章 茶树创伤转录组分析第36-61页
    引言第36页
    2.1 试验材料及其处理方法第36-37页
    2.2 研究方法第37-39页
        2.2.1 RNA提取和质量分析第37页
        2.2.2 文库的构建和测序第37页
        2.2.3 测序数据过滤和序列的组装第37-38页
        2.2.4 组装序列的验证第38页
        2.2.5 组装序列去冗余第38页
        2.2.6 组装序列的功能注释和聚类第38页
        2.2.7 表达量统计及差异表达转录本的筛选第38-39页
        2.2.8 Real time PCR验证第3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9-58页
        2.3.1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第39-41页
        2.3.2 测序数据第41页
        2.3.3 测序数据组装与组装质量检测第41-43页
        2.3.4 组装结果ORF预测第43页
        2.3.5 组装结果功能注释第43-50页
        2.3.6 差异表达转录本筛选与分析第50-51页
        2.3.7 转录因子家族表达模式分析第51-54页
        2.3.8 信号转导通路分析第54-55页
        2.3.9 次级代谢途径分析第55-58页
    2.4 讨论第58-61页
第三章 CsERFα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第61-77页
    引言第61页
    3.1 试验材料第61-62页
    3.2 实验方法第62-70页
        3.2.1 茶树总RNA提取、cDNA的合成第62-64页
        3.2.2 CsERFα基因的克隆第64-66页
        3.2.3 CsERFα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6页
        3.2.4 CsERFα基因的烟草转化第66-7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70-76页
        3.3.1 CsERFα基因在创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第70页
        3.3.2 CsERFα基因的克隆第70-71页
        3.3.3 CsERFα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1-76页
        3.3.4 CsERFα基因的烟草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第76页
    3.4 讨论第76-77页
第四章 结论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90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90-91页
附录第91-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东北三省蝙蝠病毒组学及其新病毒的鉴定
下一篇:海藻酸钠—明胶-PVA包埋法固定化酵母菌吸附重金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