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中国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建立战略储备体系及 LNG 中继站建设 | 第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天然气网络和战略储备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 | 第17-51页 |
·天然气对其他石化类能源的替代 | 第17-26页 |
·天然气的替代能力 | 第17-23页 |
·国内外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 第23-26页 |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 | 第26-34页 |
·中国天然气使用的发展情况 | 第26-33页 |
·中国天然气利用遇到的问题 | 第33-34页 |
·国内外天然气网络建设现状 | 第34-45页 |
·天然气管网建设现状 | 第34-36页 |
·天然气储存调峰建设现状 | 第36-45页 |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中供求问题 | 第45-47页 |
·中国天然气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问题总结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3 天然气战略储备体系建设 | 第51-57页 |
·建立天然气战略储备的重要性 | 第51页 |
·中国天然气战略储备建设的问题 | 第51-52页 |
·中国天然气战略储备体系建设 | 第52-53页 |
·LNG 中继站对天然气战略储备体系的作用 | 第53-56页 |
·LNG 中继站概述 | 第53-55页 |
·LNG 中继站的作用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LNG 中继站建设的技术途径 | 第57-86页 |
·LNG 中继站的选址要求 | 第57-58页 |
·LNG 储站建设规模大小的依据 | 第58-61页 |
·LNG 储站气源组织 | 第61-64页 |
·管道气液化 | 第61-63页 |
·LNG 槽运 | 第63-64页 |
·LNG 中继站的建设 | 第64-85页 |
·LNG 储存装置 | 第64-66页 |
·LNG 气化设备 | 第66-69页 |
·周边配套:冷热能利用、天然气电厂、LNG 周边辐射 | 第69-84页 |
·产业带动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5 LNG 中继站的经济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模型构建 | 第86-109页 |
·LNG 卫星站的经济性问题 | 第86-87页 |
·LNG 中继站的经济效益 | 第87-91页 |
·生产效益 | 第88-89页 |
·成本节约 | 第89页 |
·LNG 销售 | 第89-90页 |
·自身特性 | 第90页 |
·环保效益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页 |
·经济评价模型 | 第91-96页 |
·案例分析 | 第96-104页 |
·当地天然气利用、管网情况 | 第97页 |
·LNG 储站情况 | 第97-104页 |
·宁波 LNG 卫星站项目总结 | 第104页 |
·周边产业效益 | 第104-108页 |
·天然气锅炉 | 第105-107页 |
·天然气车辆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6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对策与政策措施 | 第109-112页 |
·存在问题 | 第109-110页 |
·政策改进 | 第110-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7 结语 | 第112-114页 |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12-113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1页 |
附录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