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经济共享式增长影响因素研究--以山西省各地级市为例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3.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3.2 现实意义第12页
    1.4 研究的内容第12-13页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3-14页
        1.5.1 研究的方法第13页
        1.5.2 研究的思路第13-14页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困难第14-16页
        1.6.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1.6.2 研究的困难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6-23页
    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2.1.1 共享式增长的含义第16-18页
        2.1.2 共享式经济增长的度量第18-20页
        2.1.3 提高经济增长程度的政策研究第20页
    2.2 国内研究进展第20-23页
        2.2.1 共享式增长的概念和内涵第20-21页
        2.2.2 经济共享式增长的测度第21-22页
        2.2.3 促进共享式增长的政策建议第22-23页
第3章 经济增长共享性的测度第23-26页
    3.1 贫困增长弹性(PEG)的构造第23-24页
    3.2 构造近似人类贫困指数(SHPI)第24-26页
第4章 山西省各地级市共享式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6-33页
    4.1 山西省发展概况第26-27页
        4.1.1 区域概况第26页
        4.1.2 经济发展概况第26-27页
    4.2 山西11个地级市发展现状第27-28页
        4.2.1 山西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概况第27-28页
        4.2.2 各地级市发展差异分析第28页
    4.3 各地级市经济共享式增长现状分析第28-32页
        4.3.1 数据说明第28-29页
        4.3.2 各地级市共享式增长情况第29-32页
    4.4 影响经济共享式增长的因素分析第32-33页
第5章 实证分析第33-41页
    5.1 指标的选择与模型设定第33-35页
        5.1.1 选取指标的原则第33-34页
        5.1.2 变量的确定与模型设定第34-35页
    5.2 对11个地级市的聚类分析第35-36页
    5.3 计量检验第36-41页
        5.3.1 单位根检验第36-37页
        5.3.2 回归分析第37-41页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1-48页
    6.1 主要结论第41页
    6.2 政策建议第41-48页
        6.2.1 转变经济增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第42-43页
        6.2.2 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提高经济增长的共享性第43-45页
        6.2.3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第45-46页
        6.2.4 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创新在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中的引领作用
下一篇: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转型绩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