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辐射致DNA链断裂损伤的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9页 |
| 1.1.1 质子在放射医学的应用 | 第10-11页 |
| 1.1.2 DNA生物结构 | 第11-15页 |
| 1.1.3 DNA链断裂损伤的产生 | 第15-17页 |
| 1.1.4 DNA链断裂损伤的类型及判断 | 第17-19页 |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6页 |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 1.2.2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Geant4与DBSCAN算法介绍 | 第26-34页 |
| 2.1 Geant4-DNA物理模型概述 | 第26-28页 |
| 2.2 DBSCAN算法简介 | 第28-32页 |
| 2.2.1 基本概念介绍 | 第29-30页 |
| 2.2.2 DBSCAN算法流程 | 第30-32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3章 DNA链断裂总损伤研究 | 第34-44页 |
| 3.1 DNA总损伤建模 | 第34-36页 |
| 3.1.1 DNA几何模型设置 | 第34-35页 |
| 3.1.2 入射粒子源设置 | 第35-36页 |
| 3.2 DNA链断裂损伤点 | 第36-38页 |
| 3.3 DNA链断裂损伤类型分布 | 第38-40页 |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相同LET的α粒子、质子所致DNA总损伤 | 第44-49页 |
| 4.1 质子、α粒子的传能线密度 | 第44-45页 |
| 4.2 α粒子辐射诱导的DNA链断裂损伤 | 第45-47页 |
| 4.3 α粒子、质子辐射产生的相对生物效应 | 第47-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DNA链断裂直接损伤研究 | 第49-64页 |
| 5.1 DNA直接损伤建模 | 第49-54页 |
| 5.1.1 DNA几何模型设置 | 第49-53页 |
| 5.1.2 入射粒子源设置 | 第53-54页 |
| 5.2 DNA链断裂损伤点 | 第54-56页 |
| 5.2.1 磷酸糖全局坐标的转换 | 第54-56页 |
| 5.2.2 DNA链断裂损伤点判断 | 第56页 |
| 5.3 DNA链断裂损伤类型分布 | 第56-59页 |
| 5.3.1 损伤点三维坐标的自定义 | 第57-58页 |
| 5.3.2 DNA链断裂损伤类型分布统计 | 第58-59页 |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