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27页 |
1.1 芽休眠 | 第13-19页 |
1.1.1 芽休眠的定义以及分类 | 第13-14页 |
1.1.2 芽休眠进程的确定 | 第14页 |
1.1.3 环境因子在芽休眠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 第14-16页 |
1.1.4 休眠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1.5 芽休眠过程中的分子机制 | 第16-18页 |
1.1.6 植物激素与芽休眠 | 第18-19页 |
1.2 种子休眠 | 第19-25页 |
1.2.1 种子休眠的诱导 | 第20-23页 |
1.2.2 种子休眠的解除 | 第23-25页 |
1.3 ABA的代谢途径 | 第25页 |
1.4 ABA8′-羟化酶在植物中的作用 | 第25-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43页 |
2.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第27-29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2.1.2 载体和菌株 | 第27页 |
2.1.3 生化试剂 | 第27页 |
2.1.4 仪器设备 | 第27-29页 |
2.1.5 引物的合成及测序 | 第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43页 |
2.2.1 样品采集 | 第29页 |
2.2.2 GA_3处理成熟桃种子 | 第29页 |
2.2.3 桃种子冷藏处理 | 第29页 |
2.2.4 桃种子萌芽率测试 | 第29-30页 |
2.2.5 桃休眠进程的界定 | 第30页 |
2.2.6 不同破眠剂处理休眠中的桃芽 | 第30页 |
2.2.7 GA_3和ABA分别处理休眠中的桃芽 | 第30页 |
2.2.8 鉴定桃中ABA代谢相关基因 | 第30-31页 |
2.2.9 桃组织DNA的提取 | 第31页 |
2.2.10 桃组织R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2.2.11 cDNA第一条链的获取 | 第32-33页 |
2.2.12 荧光定量PCR | 第33-34页 |
2.2.13 高保真酶扩增目的基因 | 第34页 |
2.2.14 PCR产物的回收 | 第34-35页 |
2.2.15 TA克隆 | 第35页 |
2.2.1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5-36页 |
2.2.17 DH5α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36页 |
2.2.18 菌落PCR | 第36-37页 |
2.2.19 质粒提取 | 第37-38页 |
2.2.20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页 |
2.2.21 农杆菌LBA4404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8-39页 |
2.2.22 冻融法转化LBA4404农杆菌感受态 | 第39页 |
2.2.23 拟南芥转化 | 第39-40页 |
2.2.24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40页 |
2.2.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40-41页 |
2.2.26 ABA含量的测定 | 第41-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60页 |
3.1 ABA代谢关键基因在桃芽休眠以及种子休眠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3-54页 |
3.1.1 桃基因组中ABA代谢相关基因的鉴定 | 第43-44页 |
3.1.2 桃基因组中ABA代谢相关基因的进化树分析 | 第44-46页 |
3.1.3 桃花芽和桃叶芽休眠状态的确定 | 第46-47页 |
3.1.4 ABA代谢关键基因在桃花芽和叶芽休眠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7-48页 |
3.1.5 ABA代谢关键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8-50页 |
3.1.6 ABA代谢关键基因在种子层积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0-52页 |
3.1.7 赤霉素对种子中ABA代谢关键基因的作用 | 第52-53页 |
3.1.8 不同的破眠剂对深休眠期桃花芽的破眠影响 | 第53-54页 |
3.2 CYP707A家族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第54-60页 |
3.2.1 PpCYP707As的基因克隆以及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54页 |
3.2.2 PpCYP707As正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4-55页 |
3.2.3 PpCYP707As正义表达载体正义转化拟南芥 | 第55-56页 |
3.2.4 CYP707A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克隆以及GUS染色 | 第56-57页 |
3.2.5 PpCYP707As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57页 |
3.2.6 PpCYP707As在花芽休眠过程中的特异性分析 | 第57-58页 |
3.2.7 不同处理对桃花芽中CYP707A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调控 | 第58-59页 |
3.2.8 PpCYP707A1和PpCYP707A2蛋白原核表达 | 第59-60页 |
4 讨论 | 第60-65页 |
4.1 ABA代谢通路在调控叶芽和花芽中的作用 | 第60-61页 |
4.2 ABA代谢关键基因的高水平表达与种子休眠的诱导有关 | 第61-63页 |
4.3 种子休眠的解除与ABA代谢基因的关系 | 第63-64页 |
4.4 芽休眠和种子休眠是不同的但存在一定共同的调控机制 | 第64-65页 |
5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