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结构光的双目立体测量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2 结构光双目立体测量技术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结构光双目立体测量技术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第16-24页
    2.1 三维测量概述与分类第16-19页
        2.1.1 被动式测量技术第17-18页
        2.1.2 主动式测量技术第18-19页
    2.2 实验系统的设计第19-20页
    2.3 实验平台的搭建与图像采集流程第20-22页
    2.4 软件系统的设计流程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编码结构光的设计与实现第24-35页
    3.1 结构光测量原理第24页
    3.2 常用的结构光图像编码方法第24-27页
        3.2.1 空间编码方法第25-26页
        3.2.2 时间编码方法第26-27页
    3.3 格雷码与线移法的结构光编码方法第27-34页
        3.3.1 概述第27-28页
        3.3.2 格雷码与线移法的实现第28-30页
        3.3.3 实验系统中图像处理流程第30-33页
        3.3.4 格雷码解码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第35-51页
    4.1 相机成像模型第35-41页
        4.1.1 坐标系变换第36-40页
        4.1.2 三维空间点计算第40-41页
    4.2 双相机联合标定第41-47页
        4.2.1 相机标定原理第41-44页
        4.2.2 双相机联合标定原理第44-45页
        4.2.3 标定实验结果第45-47页
    4.3 基础矩阵的求解第47-48页
    4.4 对极几何的求解第48-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三维点云的重建与误差分析第51-64页
    5.1 唯码匹配第51-53页
        5.1.1 唯码匹配方法的不足第52-53页
    5.2 线码匹配算法及点云三维重构第53-59页
        5.2.1 线码匹配算法第53-56页
        5.2.2 唯码匹配与线码匹配对比第56-57页
        5.2.3 点云三维重构第57-59页
    5.3 三维重建结果第59-63页
        5.3.1 人偶三维重建结果第59-61页
        5.3.2 标定尺三维重建结果第61-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附录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农业传感大数据的检索系统研究
下一篇:领域本体的查询扩展及检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