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声景观评价与营造方法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现实背景第11页
        1.1.2 理论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3.1 国内外研究概述第13-15页
        1.3.2 声景观研究的分类第15-17页
        1.3.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7页
    1.4 创新点第17-18页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8页
        1.5.1 研究目的第18页
        1.5.2 研究内容第18页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21页
        1.6.1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6.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相关理论研究第21-26页
    2.1 声景观研究范畴第21-23页
        2.1.1 声景观概念第21页
        2.1.2 声景观三要素解析第21-23页
        2.1.3 “声”与声景观的区别第23页
    2.2 湿地与湿地公园第23-24页
        2.2.1 湿地定义第23-24页
        2.2.2 湿地公园第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6页
3. 研究对象的声景观基本形态分析第26-31页
    3.1 研究对象概况第26-27页
        3.1.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简介第26-27页
        3.1.2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27页
    3.2 研究区域内的声景观组成元素第27-29页
    3.3 研究区域内的声景观发生时段第29-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研究对象的声景观评价第31-47页
    4.1 游客感知评价第31-38页
        4.1.1 评价方法的选取第31页
        4.1.2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31-33页
        4.1.3 评价结果分析第33-36页
        4.1.4 研究区域内的声景观分区第36-38页
    4.2 研究区域内的声景观地图第38-43页
        4.2.1 制图方法的选取第38-39页
        4.2.2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39-40页
        4.2.3 评价结果分析第40-43页
    4.3 声景观漫游路线图第43-46页
        4.3.1 选取特色音第43-44页
        4.3.2 绘制声景观漫游路线图第44-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 湿地公园声景观的营造方法第47-66页
    5.1 传统的营造方法第47-53页
        5.1.1 正、负、零设计第47页
        5.1.2 声景观营造的组景六法第47-53页
    5.2 创新的营造方法第53-62页
        5.2.1 移动的声景观第53-54页
        5.2.2 互动的声景观第54-58页
        5.2.3 声音质感的联想第58-62页
    5.3 湿地植物与声景观第62-63页
    5.4 研究区域内声景观的改善策略第63-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6. 结论第66-69页
    6.1 研究结论第66-67页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第73-80页
致谢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的深度学习方法研究
下一篇:公路边坡安全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