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 前言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白芍药材商品规格的调查研究 | 第17-20页 |
| 1 白芍药材商品规格的文献调查研究 | 第17-18页 |
| 1.1 卫生部与国家医药管理局1984年制定的标准 | 第17-18页 |
| 1.2 白芍药材传统规格等级划分的定量化指标研究 | 第18页 |
| 2 白芍药材商品规格的市场调查研究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白芍药材样品的产地选择及采集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白芍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23-44页 |
| 1 仪器及试剂材料 | 第23-24页 |
| 1.1 仪器 | 第23页 |
| 1.2 试剂 | 第23-24页 |
| 2 四种单萜苷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4-34页 |
| 2.1 色谱条件 | 第24-25页 |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5页 |
|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考察 | 第25-27页 |
| 2.4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27-29页 |
| 2.5 方法学考察 | 第29-34页 |
| 3 白芍总苷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4-38页 |
| 3.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34-35页 |
| 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35-36页 |
| 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6页 |
| 3.4 方法学考察 | 第36-38页 |
| 4 白芍中淀粉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8-43页 |
| 4.1 实验原理 | 第39页 |
| 4.2 淀粉对照液制备 | 第39页 |
| 4.3 样品溶液制备 | 第39页 |
| 4.4 测定波长的确定 | 第39-40页 |
| 4.5 方法学考察 | 第40-43页 |
| 4.6 淀粉的含量测定 | 第43页 |
| 5 白芍水(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亳白芍样品的质量评价 | 第44-50页 |
| 1 亳白芍样品四种单萜苷的测定及质量评价 | 第44-45页 |
| 2 亳白芍样品白芍总苷、浸出物的测定及质量评价 | 第45-47页 |
| 3 亳白芍样品质地及淀粉的测定及质量评价 | 第47-50页 |
| 3.1 质地研究 | 第47页 |
| 3.2 淀粉含量研究 | 第47页 |
| 3.3 质地及淀粉含量评价结果 | 第47-50页 |
| 第五章 亳白芍商品规格“辨状”分级方法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 第50-55页 |
| 1 仪器及试剂材料 | 第50页 |
| 1.1 仪器 | 第50页 |
| 1.2 试剂材料 | 第50页 |
| 2 性状研究 | 第50页 |
| 3 质地研究及质量评价 | 第50-52页 |
| 4“辨状”分级方法的系统聚类分析 | 第52-54页 |
| 5 亳白芍“辨状”规格等级划分及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亳白芍商品规格“论质”分级方法及规格等级界定 | 第55-61页 |
| 1“论质”分级指标的确定 | 第55页 |
| 2“论质”分级方法的系统聚类分析 | 第55-57页 |
| 3 亳白芍“论质”规格等级划分及结果分析 | 第57页 |
| 4 亳白芍商品规格分级方法指标的确定 | 第57-58页 |
| 5 亳白芍“辨状论质”综合分析及其规格等级划分界定 | 第58-61页 |
| 第七章 生长年限及采收期与亳白芍商品规格等级的关系研究 | 第61-67页 |
| 1 仪器及试剂材料 | 第61页 |
| 1.1 仪器 | 第61页 |
| 1.2 试剂 | 第61页 |
| 2 亳白芍生长年限的判定研究 | 第61-63页 |
| 3 亳白芍中淀粉、芍药苷含量与生长年限的关系研究 | 第63-64页 |
| 4 亳白芍中淀粉、芍药苷、白芍总苷含量与采收期的关系研究 | 第64-67页 |
| 第八章 不同采收期亳白芍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67-78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67-68页 |
| 1.1 仪器 | 第67页 |
| 1.2 试药与药材 | 第67-68页 |
| 2 方法 | 第68-76页 |
| 2.1 色谱条件 | 第68页 |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68-69页 |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69页 |
| 2.4 方法学考察 | 第69-73页 |
| 2.5 不同采收期亳白芍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73-76页 |
| 3 讨论 | 第76-78页 |
| 3.1 提取工艺的优选 | 第76页 |
| 3.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76页 |
| 3.3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76页 |
| 3.4 指纹图谱的评价 | 第76-77页 |
| 3.5 结论 | 第77-78页 |
| 全文总结 | 第78-80页 |
| 结语与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综述 中药白芍的研究进展 | 第8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 个人简介 | 第94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