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品线中的特征组合失效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相关研究工作 | 第8-9页 |
1.3 本文主要贡献 | 第9-10页 |
1.4 本文篇章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 第11-24页 |
2.1 软件产品线 | 第11-17页 |
2.1.1 软件产品线概述 | 第11页 |
2.1.2 软件产品线工程 | 第11-13页 |
2.1.3 面向特征的软件产品线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2.1.3.1 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2.1.3.2 面向特征的复用方法 | 第15-16页 |
2.1.4 基于构件的软件产品线开发过程 | 第16-17页 |
2.2 面向特征编程FOP | 第17-22页 |
2.2.1 FOP的基本介绍 | 第17-18页 |
2.2.2 FOP的特征组装机制 | 第18-19页 |
2.2.3 FOP的模块分解机制 | 第19-20页 |
2.2.4 FOP的开发模型 | 第20-21页 |
2.2.5 基于FOP的软件产品线开发过程 | 第21-22页 |
2.3 特征依赖 | 第22-23页 |
2.3.1 使用依赖 | 第22页 |
2.3.2 修改依赖 | 第22页 |
2.3.3 激活依赖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特征组合失效问题 | 第24-40页 |
3.1 特征组合失效问题的定义 | 第24-25页 |
3.2 特征组合失效问题分析的意义 | 第25-26页 |
3.3 FOP中的特征组合失效问题 | 第26-36页 |
3.3.1 使用依赖场景 | 第26-29页 |
3.3.2 修改依赖场景 | 第29-32页 |
3.3.3 激活依赖场景 | 第32-36页 |
3.4 CB-SPL中的特征组合失效问题 | 第36-37页 |
3.5 特征组合失效与特征交互 | 第37-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特征模块的垂直分解模式及其应用 | 第40-56页 |
4.1 特征模块的垂直分解模式 | 第40-42页 |
4.2 基于可变性绑定的模块组装过程 | 第42-43页 |
4.3 FOP中的特征组合失效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43-51页 |
4.3.1 使用依赖场景的处理方式 | 第44-47页 |
4.3.2 修改依赖场景的处理方式 | 第47-49页 |
4.3.3 激活依赖场景的处理方式 | 第49-51页 |
4.4 方法评估 | 第51-55页 |
4.4.1 方法适用性的讨论 | 第51-52页 |
4.4.2 与CB-SPL中相关方法的对比评估 | 第52-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案例研究 | 第56-60页 |
5.1 案例研究 | 第56-59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0-6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