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概况 | 第9-10页 |
1.1.1 稀土有机配合物 | 第9页 |
1.1.2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及能量传递过程 | 第9-10页 |
1.2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1.2.1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定义及分类 | 第10-11页 |
1.2.2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11-14页 |
1.2.3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分散聚合法制备含铕配合物的聚合物荧光微球及性能研究 | 第17-31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材料与试剂 | 第17-18页 |
2.3 测试方法 | 第18-19页 |
2.4 合成路线 | 第19页 |
2.5 稀土配合物[Eu(DBM)_3·2TPPO]的合成 | 第19-21页 |
2.5.1 反应方程式 | 第19-20页 |
2.5.2 二苯甲酰甲烷的合成(DBM)的合成 | 第20-21页 |
2.5.3 稀土配合物[Eu(DBM)_3·2TPPO]的合成 | 第21页 |
2.5.4 Eu(DBM)_3 ·2TPPO的制备 | 第21页 |
2.6 铕配合物/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21-22页 |
2.7 结果与讨论 | 第22-29页 |
2.7.1 配合物Eu(DBM)_3·2TPPO的红外分析 | 第22-24页 |
2.7.2 荧光微球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24-25页 |
2.7.3 荧光微球的热性能分析 | 第25-26页 |
2.7.4 荧光光谱分析 | 第26-28页 |
2.7.5 荧光寿命衰减曲线 | 第28-2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逐步溶剂蒸发法制备含铕配合物的聚合物荧光微球及性能研究 | 第31-43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材料与试剂 | 第31-32页 |
3.3 测试方法 | 第32页 |
3.4 配合铕物/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32-34页 |
3.4.1 合成路线 | 第32-33页 |
3.4.2 AIBN的提纯 | 第33页 |
3.4.3 苯乙烯的精制 | 第33页 |
3.4.4 逐步溶剂蒸发法制备铕配合物/聚苯乙烯复合微球 | 第33-34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3.5.1 荧光微球的形态 | 第34-36页 |
3.5.2 荧光微球的热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3.5.3 微球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37-38页 |
3.5.4 微球的荧光寿命分析 | 第38-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共聚型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 | 第43-53页 |
4.1 药品与试剂 | 第43-44页 |
4.2 测试方法 | 第44页 |
4.3 合成路线及主要反应方程式 | 第44-46页 |
4.3.1 共聚荧光微球合成路线 | 第44-45页 |
4.3.2 反应方程式 | 第45-46页 |
4.4 稀土配合物Eu(DBM)_3·2ADMPE的合成 | 第46页 |
4.4.1 丙烯酸二苯基磷酰甲酯(ADPME)的制备 | 第46页 |
4.4.2 Eu(DBM)_3·2ADMPE的制备 | 第46页 |
4.5 分散聚合法制备共聚荧光微球 | 第46页 |
4.6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4.6.1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46-48页 |
4.6.2 荧光微球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4.6.3 荧光微球的热性能分析 | 第49页 |
4.6.4 荧光微球的荧光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4.6.5 荧光微球的荧光寿命分析 | 第50-5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