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华北两熟区不同培肥措施对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化肥施用过量的负面效应第12-13页
        1.2.2 畜禽粪便污染问题第13页
        1.2.3 秸秆焚烧现状及问题第13-14页
        1.2.4 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14-15页
        1.2.5 有机无机肥和秸秆还田配施效应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页
    1.4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2.1 试验材料第18页
    2.2 试验方案第18-19页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9页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19-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47页
    3.1 不同培肥措施对小麦籽粒和茎叶鞘养分吸收的影响第21-35页
        3.1.1 不同培肥措施对小麦籽粒氮含量的影响第21-25页
        3.1.2 不同培肥措施对小麦茎叶鞘氮含量的影响第25-28页
        3.1.3 不同培肥措施对小麦籽粒磷含量的影响第28-32页
        3.1.4 不同培肥措施对小麦茎叶鞘磷含量的影响第32-35页
    3.2 不同培肥措施对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第35-39页
        3.2.1 无机肥配施秸秆还田对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第35-36页
        3.2.2 无机肥配施有机肥配施秸秆还田对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第36-37页
        3.2.3 无机肥配施生物肥配施秸秆还田对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第37-39页
        3.2.4 小结第39页
    3.3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39-47页
        3.3.1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39-43页
        3.3.2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第43-47页
4 讨论第47-49页
    4.1 不同培肥措施对小麦籽粒和茎叶鞘养分吸收的影响第47页
    4.2 不同培肥措施对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第47-48页
    4.3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48-49页
5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镧和铈对大豆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下一篇:水稻少分蘖基因LT1的定位与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