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诗经·王风》与河洛礼乐文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6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河洛文化与《诗经·王风》的创作第16-28页
    第一节 河洛文化概述第16-21页
        一、河洛与河洛地域界定第16-18页
        二、河洛文化与礼乐文化的关系第18-21页
    第二节《诗经·王风》的创作第21-28页
        一、《诗经·王风》的创作年代第22页
        二、《诗经·王风》产生的经济基础第22-23页
        三、《诗经·王风》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第23-28页
第二章 《诗经·王风》中的河洛礼乐文化第28-40页
    第一节 贵族礼乐与君子形象第28-32页
        一、《王风》中的贵族礼乐文化第28-29页
        二、《诗经·王风》中的君子形象第29-32页
    第二节 宗法伦理关系第32-35页
        一、周王室宗法伦理关系的建立第32-33页
        二、《诗经·王风》中的宗法伦理关系第33-35页
    第三节 合礼顺道的时代精神第35-40页
        一、《王风》的天人观第35-37页
        二、《王风》的忧患意识第37-38页
        三、《王风》的中和思想第38-40页
第三章 《诗经·王风》的地域文化特质第40-58页
    第一节《国风》的地域性流派及风格差异第40-44页
        一、《国风》的地域性流派第40-42页
        二、不同流派的风诗差异第42-44页
    第二节 中原风诗的风格差异第44-50页
        一、卫诗深沉,多怨刺第45-46页
        二、郑诗奔放,多“淫诗”第46-48页
        三、王诗“怨而不怒”,乐而不淫第48-50页
    第三节 《王风》的地域文化特质第50-58页
        一、多样化的民情风俗第50-54页
        二、复杂的地域文化心理第54-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柳宗元诗歌接受研究--以明代诗话、诗选为考察中心
下一篇:近代唐诗文献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