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普新区城镇空间拓展特征和未来情景模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2-15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2-13页 |
2.1.2 自然条件 | 第13-14页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第14-15页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2.2.1 城市扩展研究 | 第15-16页 |
2.2.2 城市CA模型研究 | 第16-18页 |
2.3 研究思路与目标 | 第18-19页 |
3.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 | 第19-37页 |
3.1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3.2 分形指数测度 | 第20-21页 |
3.3 元胞自动机模拟 | 第21-24页 |
3.3.1 元胞自动机的概念 | 第21页 |
3.3.2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 第21-24页 |
3.4 SLEUTH模型 | 第24-37页 |
3.4.1 模型概述 | 第24-26页 |
3.4.2 模型需求图层 | 第26-27页 |
3.4.3 模型增长系数 | 第27-29页 |
3.4.4 模型增长规则 | 第29-34页 |
3.4.5 模型校准 | 第34-36页 |
3.4.6 模型预测 | 第36-37页 |
4.金普新区建成区扩展历史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 第37-52页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7-38页 |
4.2 扩展变化特征 | 第38-44页 |
4.2.1 全局扩展特征 | 第38-40页 |
4.2.2 各向扩展特征 | 第40-44页 |
4.3 外部形态特征 | 第44-47页 |
4.3.1 紧凑度 | 第45-46页 |
4.3.2 分形维数 | 第46-47页 |
4.3.3 形状指数 | 第47页 |
4.4 驱动力分析 | 第47-52页 |
4.4.1 自然环境 | 第47-48页 |
4.4.2 社会经济 | 第48页 |
4.4.3 交通条件 | 第48-50页 |
4.4.4 政策措施 | 第50-52页 |
5.金普新区建成区扩展情景模拟和预测 | 第52-81页 |
5.1 SLEUTH模型构建 | 第52-58页 |
5.1.1 生态要素准备 | 第52-53页 |
5.1.2 输入图层的建立 | 第53-57页 |
5.1.3 模型运行环境 | 第57-58页 |
5.2 模型校准 | 第58-62页 |
5.2.1 校准方案设置 | 第58页 |
5.2.2 Lee-sallee指数校准 | 第58-61页 |
5.2.3 OSM指数校准 | 第61-62页 |
5.3 校准方案比较 | 第62-69页 |
5.3.1 指数回归得分比较 | 第62-64页 |
5.3.2 模拟效果比较 | 第64-65页 |
5.3.3 像元尺度的模拟精度比较 | 第65-69页 |
5.3.4 校准模式选择 | 第69页 |
5.4 情景预测 | 第69-81页 |
5.4.1 情景方案设置 | 第69-73页 |
5.4.2 情景方案的系数行为 | 第73-75页 |
5.4.3 情景方案的预测结果 | 第75-79页 |
5.4.4 情景方案结果评价 | 第79-81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1-82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82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2-84页 |
6.3.1 研究不足 | 第82-83页 |
6.3.2 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附录 SLEUTH模型预测阶段核心代码 | 第90-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