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1 绪论 | 第14-3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 ·数控加工编程技术综述 | 第15-32页 |
| ·复杂曲线曲面技术 | 第16-17页 |
| ·刀位优化技术 | 第17-27页 |
| ·刀轨优化技术 | 第27-30页 |
| ·后置处理技术 | 第30-31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2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32-34页 |
| 2 多点切触加工基础理论研究 | 第34-44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多点切触加工的通用数学模型 | 第34-36页 |
| ·几种典型多点刀位算法的比较 | 第36-38页 |
| ·多点切触加工的干涉分析 | 第38-39页 |
| ·刀位误差分布 | 第39-42页 |
| ·加工带宽的计算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3 改进的圆弧相交法 | 第44-68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圆弧相交法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 ·改进的圆弧相交法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 ·改进的圆弧相交法的实现 | 第47-52页 |
| ·坐标变换矩阵 | 第47-49页 |
| ·圆环面刀具环心圆曲线的参数方程 | 第49-50页 |
| ·改进的曲线曲面最小距离算法 | 第50-52页 |
| ·刀具后跟角的优化 | 第52页 |
| ·刀位计算 | 第52页 |
| ·算法实例分析 | 第52-65页 |
| ·模具凹曲面 | 第53-54页 |
| ·刀位数据 | 第54-56页 |
| ·加工带宽 | 第56-58页 |
| ·后置处理 | 第58-61页 |
| ·加工仿真 | 第61-64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 4 旋转切触多点刀位算法 | 第68-80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旋转切触法基本原理 | 第68-69页 |
| ·旋转切触法的实现 | 第69-74页 |
| ·圆环面刀具环心圆曲线的参数方程 | 第69-71页 |
| ·圆环面刀具侧偏角的优化 | 第71-72页 |
| ·圆环面刀具后跟角的优化 | 第72-73页 |
| ·刀位计算 | 第73-74页 |
| ·旋转切触法与已有多点刀位算法的比较 | 第74页 |
| ·算法实例分析 | 第74-78页 |
| ·刀位数据和加工带宽 | 第74-77页 |
| ·加工仿真 | 第77-78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5 特征参数线刀轨规划算法 | 第80-92页 |
| ·引言 | 第80页 |
| ·特征参数线刀轨规划算法 | 第80-84页 |
| ·特征点和特征参数线的定义 | 第81-82页 |
| ·算法基本原理 | 第82-84页 |
| ·算法实例分析 | 第84-90页 |
| ·刀轨计算 | 第84-86页 |
| ·加工仿真 | 第86-87页 |
| ·加工实验 | 第87-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6 宽行刀位及刀轨优化算法在汽车顶盖凸曲面中的应用 | 第92-120页 |
| ·引言 | 第92页 |
| ·汽车顶盖凸曲面的CAD模型 | 第92-101页 |
| ·汽车顶盖凸曲面的点云处理 | 第92-95页 |
| ·汽车顶盖凸曲面的数据提取 | 第95-96页 |
| ·汽车顶盖凸曲面的数学理论基础 | 第96-101页 |
| ·刀位轨迹规划 | 第101-114页 |
| ·走刀方向选择 | 第102-105页 |
| ·误差分析 | 第105-108页 |
| ·刀位计算 | 第108-111页 |
| ·刀轨规划 | 第111-113页 |
| ·加工仿真 | 第113-114页 |
| ·加工实验 | 第114-117页 |
| ·毛坯三坐标加工 | 第114-116页 |
| ·汽车顶盖凸曲面五坐标加工 | 第116-1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7-120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 ·全文总结 | 第120-121页 |
| ·研究展望 | 第121-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34页 |
| 作者简历 | 第134-13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