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图像处理的激光打标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激光打标的概述 | 第11-13页 |
·激光加工的状况 | 第11页 |
·激光打标的优点 | 第11-13页 |
·激光打标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第13页 |
·数字图像处理的概述 | 第13-15页 |
·数字图像的概述 | 第13-14页 |
·数字图像的处理技术及其激光打标应用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激光打标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7-30页 |
·激光打标原理及控制方式 | 第17-19页 |
·激光打标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17-18页 |
·激光打标控制方式 | 第18-19页 |
·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19-23页 |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及组成 | 第19-22页 |
·MPC07 运动控制卡 | 第22-23页 |
·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23-29页 |
·系统软件模块功能 | 第23-26页 |
·系统软件控制流程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图像预处理算法研究及实现 | 第30-48页 |
·彩色图像灰度化算法 | 第31-33页 |
·彩色图像灰度化算法理论 | 第31-32页 |
·彩色图像灰度化算法实现思想 | 第32-33页 |
·灰度变换算法 | 第33-36页 |
·线性灰度变换 | 第33-34页 |
·多段线性灰度变换 | 第34-35页 |
·非线性灰度变换 | 第35页 |
·灰度变换算法实现思想 | 第35-36页 |
·滤波处理算法 | 第36-41页 |
·邻域平均法 | 第37-38页 |
·选择平均法 | 第38-39页 |
·中值滤波法 | 第39-40页 |
·滤波处理算法实现思想 | 第40-41页 |
·二值化处理算法 | 第41-47页 |
·直方图双峰法 | 第42-43页 |
·迭代阈值法 | 第43-44页 |
·Otsu 法 | 第44-46页 |
·二值化算法实现思想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图像轮廓边缘提取及矢量化 | 第48-70页 |
·图像轮廓边缘提取算法 | 第48-59页 |
·图像边缘概述及类型 | 第48-50页 |
·罗伯茨(Roberts)算子 | 第50-51页 |
·Sobel 算子 | 第51页 |
·拉普拉斯(Laplacian)算子 | 第51-52页 |
·Log 算子 | 第52页 |
·坎尼(Canny)算子 | 第52-54页 |
·边缘检测算子的比较 | 第54-58页 |
·改进的Canny 算子 | 第58页 |
·边缘检测算子的实现思想 | 第58-59页 |
·图像边缘细化算法 | 第59-62页 |
·快速细化算法 | 第59-61页 |
·基于模板的细化算法 | 第61-62页 |
·图像边缘矢量化处理 | 第62-69页 |
·边缘跟踪 | 第63-66页 |
·最短距离法 | 第66页 |
·集合求交法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激光打标系统软件建模与实现 | 第70-88页 |
·系统软件架构思想及平台构建 | 第70-72页 |
·系统软件架构思想 | 第70-71页 |
·搭建基于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开发平台 | 第71-72页 |
·系统软件建模 | 第72-77页 |
·UML 建模语言 | 第72-73页 |
·系统建模图 | 第73-77页 |
·系统软件重要模块分析与实现 | 第77-85页 |
·图像读模块 | 第77-78页 |
·图像预处理模块 | 第78-80页 |
·图像轮廓边缘获取模块 | 第80-81页 |
·图像边缘矢量化模块 | 第81-83页 |
·打标控制模块 | 第83-85页 |
·系统集成与验证 | 第85-87页 |
·人机界面 | 第85-87页 |
·算法验证 | 第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