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侧柏论文

外加氮源下人工模拟荆条遮阴对两种林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12页
    1.1 选题的背景第8-9页
    1.2 灌木“肥岛”效应第9页
        1.2.1“肥岛”概念及其研究意义第9页
        1.2.2 灌丛“肥岛”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第9页
    1.3 保育效应下林木幼苗生长研究进展第9-11页
    1.4 林木幼苗研究进展第11-12页
        1.4.1 林木幼苗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4.2 林木幼苗根系研究进展第11页
        1.4.3 外源氮作用下根系形态适应性研究第11-12页
2 引言第12-13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3-16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13页
    3.2 试验材料第13页
    3.3 试验方法第13-15页
        3.3.1 盆栽移植第13-14页
        3.3.2 遮阴处理第14页
        3.3.3 施氮处理第14-15页
        3.3.4 样品的采集第15页
    3.4 幼苗指标测定第15页
    3.5 数据处理第15-16页
4 结果与分析第16-31页
    4.1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幼苗存活率差异第16页
    4.2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幼苗形态特征比较第16-18页
        4.2.1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对幼苗苗高的影响第16-17页
        4.2.2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幼苗基茎的比较第17-18页
    4.3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幼苗生物量及分配的影响第18-23页
        4.3.1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幼苗整株生物量的差异性分析第18-20页
        4.3.2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幼苗生物量分配的比较第20-23页
    4.4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幼苗根系发育特征分析第23-26页
        4.4.1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侧柏幼苗根系形态差异性分析第23-24页
        4.4.2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栓皮栎幼苗根系形态差异性分析第24-26页
    4.5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幼苗根系指标相关性分析第26-28页
        4.5.1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侧柏幼苗根系指标相关性分析第26-27页
        4.5.2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和不同施氮作用下栓皮栎幼苗根系指标相关性分析第27-28页
    4.6 不同“肥岛”效应距离下幼苗根系生物量与苗高、地径之间的模型拟合第28-31页
        4.6.1 侧柏幼苗根系生物量与苗高、地径的模型拟合第28-29页
        4.6.2 栓皮栎幼苗根系生物量与苗高、地径的模型拟合第29-31页
5 结论与讨论第31-35页
    5.1 结论第31-32页
    5.2 讨论第32-35页
参考文献第35-42页
ABSTRACT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川县油茶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森林抚育对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碳氮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