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接收机变换域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论文的内容及安排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导航接收机干扰抑制能力分析 | 第13-23页 |
| ·导航接收机的处理增益和干扰容限 | 第13-14页 |
| ·导航接收机广义平稳干扰抑制能力分析 | 第14-17页 |
| ·导航接收机点频干扰抑制能力分析 | 第17-20页 |
| ·导航接收机性能与ADC 的关系 | 第20-23页 |
| ·导航接收机性能与ADC 采样精度的关系 | 第20-21页 |
| ·导航接收机性能与ADC 量化信噪比的关系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变换域平稳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 | 第23-41页 |
| ·基于变换域的窄带干扰抑制系统 | 第23页 |
|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干扰抑制算法 | 第23-25页 |
| ·加窗与信噪比损失的补偿 | 第25-31页 |
| ·窗函数的选择 | 第25-28页 |
| ·加窗对信噪比的影响 | 第28-30页 |
| ·信噪比补偿方法 | 第30-31页 |
| ·自适应门限干扰检测处理 | 第31-32页 |
| ·固定捕获门限与数字AGC | 第32-35页 |
| ·离散傅里叶变换定点运算的误差分析 | 第35-38页 |
| ·干扰抑制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第38-41页 |
| ·扩频信号的窄带干扰抑制仿真 | 第38-40页 |
| ·实际采集数据的窄带干扰抑制仿真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变换域非平稳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 | 第41-56页 |
| ·扫频干扰模型 | 第41-42页 |
| ·短时傅里叶变换理论 | 第42-43页 |
| ·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抑制扫频干扰 | 第43-44页 |
|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理论 | 第44-46页 |
| ·利用RAT 方法估计扫频干扰参数 | 第46-48页 |
| ·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抑制扫频干扰 | 第48-49页 |
| ·干扰抑制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第49-56页 |
| ·扫频干扰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仿真 | 第49-53页 |
| ·扫频干扰抑制算法的仿真 | 第53-56页 |
| 第五章 变换域干扰抑制技术的FPGA 实现 | 第56-74页 |
| ·干扰抑制系统的设计要求与指标 | 第56-57页 |
| ·导航接收机干扰抑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57-59页 |
| ·干扰抑制系统各子模块的设计 | 第59-74页 |
| ·FFT/IFFT 模块的设计 | 第59-63页 |
| ·定点、浮点和块浮点表示法 | 第59-61页 |
| ·FFT/IFFT 模块的设计 | 第61-63页 |
| ·加窗模块的设计 | 第63-66页 |
| ·信噪比补偿与FIFO 模块的设计 | 第66-68页 |
| ·干扰抑制模块的设计 | 第68-70页 |
| ·Scaling 定标模块的设计 | 第70-71页 |
| ·数字AGC 模块的设计 | 第71-74页 |
| 第六章 导航接收机干扰抑制系统的暗室测试 | 第74-82页 |
| ·测试目的与设备 | 第74-76页 |
| ·测试要求与步骤 | 第76-78页 |
| ·测试记录 | 第78-81页 |
| ·测试结论 | 第81-82页 |
| 第七章 总结展望 | 第82-84页 |
| ·全文总结 | 第82-83页 |
|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