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哲学、历史视野下的两宋词人心灵史

中文提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2-24页
    一、相关先在学术成果检视第12-18页
    二、本文关键词、创新点说明和基本内容介绍第18-24页
上编 哲理视野下的两宋词人心灵路径图之勾画展示——以哲学话语观照两宋词人个体心史轨迹和时代心灵共相第24-179页
    第一章 宋词人心灵史文本写作之哲学基础第24-42页
        一、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论生命的悲剧体认第24-30页
        二、方舟铸就渡尽劫波——论生命的自我救赎第30-42页
    第二章 两宋词人心灵史文本写作之文体基础第42-53页
        一、文学是人学——论文学对人之“全人”的具体化肉身化表现第42-45页
        二、词学是心学——论词对人之本我心灵世界的充分发显第45-53页
    第三章 两宋词人典型性心灵路径之大观第53-165页
        一、“自古。红颜能得几时新”——以晏殊、欧阳修为例解剖宋词人的伤逝情结和自赎路径第53-66页
            1. 落英缤纷残花飞舞:晏殊和欧阳修呼吸领会着生命中浓重的伤逝之痛第53-60页
            2. 风花烂漫,陶然醉酡:晏殊和欧阳修以歌、酒、乐等浓化、美化着私生活空间以消解伤逝情苦第60-63页
            3. 瞬刻永恒生生不息:晏殊复益之以“以当下为归”“以类本质为归”的自赎方略第63-66页
        二、“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以晏几道、吴文英、姜夔、李清照、朱淑真为例发显宋词人的情殇煎熬和自赎路径第66-92页
            1. 情世界之男性话语第66-79页
            2. 情世界之女性言说第79-92页
        三、“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以苏轼为例观照宋词人的空漠情怀和自赎路径..第92-103页
            1. 才命相妨报国无成雪泥鸿爪此生如梦:苏轼仕途路滑以梦视真的空漠情怀满溢心胸第93-97页
            2. 孤鸿徘徊何枝可栖归去来兮吾归何处:苏轼从先在的思想资源中汲取养分建构精神家园第97-100页
            3. 自由超举己心已安静美秋叶返归大化:苏轼心灵苦旅终至内外洞澈、和谐自由的天地境界之终点第100-103页
        四、“未惯羁游况味,征鞍上、满目凄凉”——以柳永、周邦彦为例体味宋词人的浮萍意识和自赎路径第103-114页
            1. 年少气锐热望满怀盛世华章心如朝日:身逢北宋盛世美誉少年柳永、周邦彦壮志满怀第104-107页
            2. 官冷职卑天涯飘荡行役心苦疑虑丛生:微官卑职转徙各地柳永周邦彦顿生仕途倦意第107-111页
            3. 红袖可人心魂返归漆园中人和平静穆:柳永和周邦彦官冷心灰时女性温柔乡和道家哲学遂成救赎之具第111-114页
        五、“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以多位心灵标本为例倾听宋词人的国殇灵歌和自赎和声第114-165页
            1. “天难问,何妨袖手,且作闲人”——以朱敦儒、张元幹、张孝祥为例聆听宋国殇者灵魂乐章的第一声部第114-134页
            2. “念壮士,到死心如铁”——以辛弃疾、陆游为例聆听宋国殇者灵魂乐章的第二声部第134-148页
            3. “头白遗民涕不尽”——以周密、王沂孙、蒋捷、张炎为例聆听宋国殇者灵魂乐章的第三声部第148-165页
    第四章 两宋词人典型性心灵路径之时代共相第165-179页
        一、“归去来兮,吾归何处”——论宋人内外双修、忧乐互济的成熟文化人格和自赎意识第165-171页
        二、“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论宋人纯白无染文化心性之集体自赎第171-175页
        三、“雨打梨花深闭门”——论宋人救赎不力之内敛沉潜阴柔静弱的时代心理归因第175-179页
下编 历史视野下的两宋词人心灵路径图之源流回溯——两宋词人心灵史与封建时代国人心灵大观园史的承继流变关系剖解第179-285页
    第一章 先秦与宋第180-205页
        一、人生何为——论儒道的人学主纲对宋词人之全面沾溉第180-190页
        二、殉身无悔——论屈原与宋词人对意义的不懈追问和上下求索第190-194页
        三、情灵摇荡——论《诗经》和宋词人的爱情话语第194-205页
    第二章 两汉与宋第205-214页
        一、朝日蓬勃——论汉大赋与柳永都市歌咏词中的朝阳心态第205-209页
        二、心惊逝川——论《古诗十九首》与宋词人欧阳修、晏殊抒怀词中的时间意识第209-214页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与宋第214-234页
        一、审美狂欢——论魏晋士人与宋末四大词人的美学家园第214-221页
        二、肉体狂欢——论南朝人与宋词人柳永之沉溺艳情第221-226页
        三、翼翼归鸟——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宋词人的心仪瓣香第226-234页
    第四章 唐朝与宋第234-257页
        一、仙姿翩翩——论李白和苏轼自由超举的美丽人生第234-241页
        二、世间缠绵——论杜甫和辛弃疾的家国情炽和泛爱天下第241-247页
        三、眺望彼岸——论王维和宋词人的世间闭门姿态第247-257页
    第五章 明朝与宋第257-269页
        一、生命之圆——论“人的全面发现”之明人理论话语和宋词人之诗学表现第257-263页
        二、此岸方舟——论“情本体论”之宋词人诗学呈现和明人之理论言说及诗学呈现第263-269页
    第六章 清朝与宋第269-285页
        一、大旨谈情——论《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宋词人的两性话语第270-276页
        二、闺阁昭传——论《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宋词人的女性意识第276-280页
        三、人生如梦——论《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宋词人的生命梦观第280-285页
结语第285-28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86-29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业论文第297页

论文共2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布式视频编码率失真特性研究
下一篇:外压力下超硬材料BC2N结构与理想强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