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嵌入式系统综述 | 第11-12页 |
1.1.1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 第11页 |
1.1.2 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 | 第11-12页 |
1.2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 第12-13页 |
1.2.1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特点 | 第12-13页 |
1.2.2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面临的挑战 | 第13页 |
1.3 课题背景 | 第13页 |
1.4 课题目的和任务 | 第13-14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 第16-25页 |
2.1 传统的结构化方法 | 第16-17页 |
2.2 面向对象的概念及特性 | 第17-18页 |
2.3 UML及其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2.4 面向对象方法在嵌入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2.4.1 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 | 第19页 |
2.4.2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 第19-20页 |
2.4.3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 第20页 |
2.4.4 面向对象的实现阶段 | 第20页 |
2.4.5 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 | 第20-21页 |
2.5 面向对象的软件框架 | 第21-24页 |
2.5.1 框架的概念和特征 | 第21-22页 |
2.5.2 框架的分类 | 第22页 |
2.5.3 面向对象的框架开发过程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面向对象的嵌入式系统软件框架ARTIC | 第25-45页 |
3.1 嵌入式系统的领域分析 | 第25-28页 |
3.1.1 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3.1.2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26页 |
3.1.3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26-28页 |
3.1.4 嵌入式系统的需求定义 | 第28页 |
3.2 ARTIC框架的设计 | 第28-40页 |
3.2.1 功能和非功能的分离 | 第28-30页 |
3.2.2 基于状态机的主动对象设计模式 | 第30-36页 |
3.2.3 ARTIC框架的体系结构 | 第36-37页 |
3.2.4 ARTIC框架的详细设计 | 第37-40页 |
3.3 ARTIC框架的实现 | 第40-44页 |
3.3.1 ARTIC接口 | 第40-41页 |
3.3.2 CActiveObject类 | 第41页 |
3.3.3 事件队列 | 第41-43页 |
3.3.4 CTimer类 | 第43页 |
3.3.5 CTask类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ARTIC框架在自动售货机硬币搬送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第45-66页 |
4.1 硬币搬送实时控制系统简介 | 第45-47页 |
4.2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7-49页 |
4.3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49-50页 |
4.4 框架的应用扩展 | 第50-63页 |
4.4.1 系统静态建模 | 第50-59页 |
4.4.2 系统动态行为模型 | 第59-63页 |
4.5 系统的测试 | 第63-65页 |
4.5.1 前台系统 | 第64-65页 |
4.5.2 后台系统 | 第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C语言面向对象的编程实现 | 第66-77页 |
5.1 C语言实现面向对象编程的机制 | 第66-74页 |
5.1.1 封装 | 第66-68页 |
5.1.2 继承 | 第68-69页 |
5.1.3 多态性 | 第69-74页 |
5.2 基于状态转移表的主动对象的C语言实现 | 第74-7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