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罚金刑制度之检讨与完善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罚金刑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 | 第12-15页 |
(一) 罚金刑的历史演进 | 第12-14页 |
1、中国罚金刑的历史演进 | 第12-13页 |
2、西方国家罚金刑的历史演进 | 第13-14页 |
(二) 罚金刑历史演进的规律 | 第14-15页 |
二、罚金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一) 罚金刑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什么是罚金刑 | 第15页 |
2、罚金刑的特征 | 第15-16页 |
(二) 罚金刑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刑法的谦抑性 | 第16页 |
2、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 | 第16-17页 |
3、刑事实证学派的刑罚理念 | 第17-18页 |
三、西方国家罚金刑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8-26页 |
(一) 关于罚金刑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 | 第18-20页 |
1、主刑地位 | 第19页 |
2、既作为主刑又作为附加刑的罚金刑 | 第19页 |
3、无主刑和附加刑区分的罚金刑 | 第19页 |
4、作为附加刑的罚金刑 | 第19-20页 |
(二) 关于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 第20-21页 |
1、以轻罪为主的罚金刑适用范围 | 第20页 |
2、以贪利性犯罪为主的罚金刑适用范围 | 第20页 |
3、实用于绝大多数犯罪的罚金刑适用范围 | 第20-21页 |
(三) 关于罚金刑的种类 | 第21-22页 |
1、无限额罚金制 | 第21页 |
2、限额罚金制 | 第21页 |
3、倍比罚金制 | 第21页 |
4、日额罚金制 | 第21-22页 |
(四) 关于罚金刑的适用方式 | 第22-23页 |
1、单科罚金制 | 第22页 |
2、选科罚金制 | 第22页 |
3、并科罚金制 | 第22页 |
4、易科罚金制 | 第22-23页 |
5、复合罚金制 | 第23页 |
6、附科罚金制 | 第23页 |
7、罚金刑附科资格刑制 | 第23页 |
(五) 关于罚金刑的裁量 | 第23-24页 |
1、罚金刑的裁量原则 | 第23页 |
2、数罪并罚中罚金刑的裁量 | 第23-24页 |
3、未成年人犯罪时罚金刑的裁量 | 第24页 |
(六) 关于罚金刑的执行 | 第24-26页 |
1、方便犯罪人缴纳罚金的制度 | 第25页 |
2、强制犯罪人缴纳罚金的制度 | 第25页 |
3、罚金刑的易科制度 | 第25页 |
4、罚金刑的缓刑制度 | 第25页 |
5、罚金刑的消灭制度 | 第25-26页 |
四、我国罚金刑的立法现状及利弊分析 | 第26-42页 |
(一) 罚金刑在我国刑罚体系中的地位 | 第26-29页 |
(二) 我国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 第29-31页 |
(三) 我国罚金刑的种类 | 第31-33页 |
(四) 我国罚金刑的适用方式 | 第33-37页 |
(五) 我国罚金刑的裁量 | 第37-40页 |
(六) 我国罚金刑的执行制度 | 第40-42页 |
五、我国罚金刑的司法现状 | 第42-46页 |
(一) 罚金刑量刑失衡现象比较严重 | 第42页 |
(二) 罚金刑“先收后审”成为常 | 第42-43页 |
(三) 罚金刑的执行难 | 第43-46页 |
六、完善我国罚金刑制度的具体构想 | 第46-57页 |
(一) 调整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 第46-49页 |
(二) 关于罚金刑种类的立法建议 | 第49-51页 |
(三) 关于完善罚金刑适用方式的立法建议 | 第51-52页 |
(四) 完善罚金刑裁量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52-53页 |
(五) 完善罚金刑执行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