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前言 | 第6-7页 | 
| 第一章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 第7-13页 | 
| 第一节 刑事非法证据的含义和种类 | 第7-9页 | 
| 第二节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9-10页 | 
| 第三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概况 | 第10-13页 | 
| 一、美国关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0-11页 | 
| 二、英国关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1页 | 
| 三、德国关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1页 | 
| 四、日本关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1-12页 | 
| 五、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对刑事非法证据的处理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基础 | 第13-16页 | 
| 第一节 尊重和保障人权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规范取证行为,限制公共权力 | 第14页 | 
| 第三节 维护司法尊严,提高审判公信力 | 第14-16页 | 
| 第三章 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和不足 | 第16-27页 | 
| 第一节 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和理论现状 | 第16-18页 | 
| 第二节 现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的缺陷 | 第18-27页 | 
| 一、侦查程序封闭化,律师无法有效参与 | 第18-20页 | 
| 二、证明标准简单化和举证责任主体不明确 | 第20-22页 | 
| 三、现行监督机制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 第22-27页 | 
| 第四章 完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想 | 第27-39页 | 
| 第一节 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7-30页 | 
| 第二节 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途径 | 第30-39页 | 
| 一、完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30-34页 | 
| 二、构建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 | 第34-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书目 | 第40-41页 |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