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超软土道路地基不均匀沉降机理及对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概述第8-17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饱和软土固结研究第10-11页
        1.2.2 土体的沉降计算第11-15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超软土道路地基的变形机理第17-28页
    2.1 工程地质概况第17-20页
    2.2 东疆港区道路破坏状况调查第20-26页
        2.2.1 普遍调查结果第20-21页
        2.2.2 美洲路破坏调查结果第21-23页
        2.2.3 亚洲路路面沉降观测结果第23-26页
    2.3 超软土道路地基变形机理第26-27页
    2.4 超软土道路地基的设计理念第27-28页
第三章 超软土道路地基变形的有限元分析第28-38页
    3.1 施工期塑性挤出沉降第28-32页
        3.1.1 土的本构模型第28-30页
        3.1.2 有限元分析第30-31页
        3.1.3 计算结果第31-32页
    3.2 固结沉降第32-35页
    3.3 车辆动荷载下土体的塑性残余变形第35-37页
    3.4 有限元计算的道路地基总沉降量第37-38页
第四章 超软土道路地基波浪起伏破坏的产生机制第38-56页
    4.1 美洲路波浪起伏破坏的发展情况第38-39页
    4.2 超软土道路地基波浪起伏破坏的产生机制第39-42页
    4.3 探坑检测情况分析第42-56页
        4.3.1 道路概况第42页
        4.3.2 探坑检测布置及检测方法第42-44页
        4.3.3 探坑现场情况第44-48页
        4.3.4 现场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8-49页
        4.3.5 路基路面破坏的原因分析第49-56页
第五章 土工格栅加固超软土路基的效果分析第56-63页
    5.1 概述第56页
    5.2 土工格栅加固超软土道路地基效果的有限元分析第56-62页
        5.2.1 有限元模型第57-58页
        5.2.2 有限元计算结果第58-61页
        5.2.3 小结第61-62页
    5.3 采用砂桩软土道路地基的有限元计算第62-63页
第六章 土工格栅作用机理及铺设位置的有限元分析第63-77页
    6.1 有限元计算原理第63-64页
        6.1.1 土体本构关系第63页
        6.1.2 土工格栅本构关系第63-64页
        6.1.3 土与土工格栅的接触模拟第64页
    6.2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4-66页
    6.3 土工格栅对软土地基的加筋效果分析第66-76页
        6.3.4 无加筋时和在不同位置铺设土工格栅时路面不均匀沉降进行对比第66-70页
        6.3.5 在碎石垫层和软弱路基之间铺设不同层数土工格栅的加筋效果第70-72页
        6.3.6 在碎石底部和碎石不同位置铺设格栅加筋效果第72-76页
    6.4 小结第76-77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77-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附录A 东疆港区现场情况调查第86-95页
附录B 亚洲路Y0+060-Y0+120段观测结果第95-100页
附录C 美路:K8+050.000-K10+325.000段观测结果第100-10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硅类宽禁带母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质研究
下一篇:含咔唑的π-共轭分子的合成、组装及光物理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