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页 |
1 前言 | 第12-16页 |
1.1 国际、国内形势和背景 | 第12-13页 |
1.2 青山MIS系统建设的状况 | 第13-16页 |
2 管理信息系统(MIS) | 第16-38页 |
2.1 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和概念 | 第16页 |
2.2 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目的和组成 | 第16-17页 |
2.2.1 作用和目的 | 第16页 |
2.2.2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 第16-17页 |
2.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 第17-24页 |
2.3.1 管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 | 第17-21页 |
2.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21-24页 |
2.4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 第24-25页 |
2.5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 第25-36页 |
2.5.1 MIS建设的概况 | 第25页 |
2.5.2 MIS建设的生命周期方法 | 第25-27页 |
2.5.3 系统规划 | 第27页 |
2.5.4 关于业务流程重组 | 第27-30页 |
2.5.5 系统分析 | 第30-31页 |
2.5.6 系统设计 | 第31-35页 |
2.5.7 系统实施 | 第35-36页 |
2.6 其他 | 第36-38页 |
3 ERP企业资源计划 | 第38-52页 |
3.1 ERP概述 | 第38-39页 |
3.2 ERP原理 | 第39-43页 |
3.2.1 基本MRP | 第39-40页 |
3.2.2 闭环MRP | 第40页 |
3.2.3 MRP-Ⅱ | 第40-41页 |
3.2.4 ERP | 第41-43页 |
3.3 ERP的主要功能模块 | 第43-47页 |
3.3.1 财务管理模块 | 第43-44页 |
3.3.2 生产控制管理 | 第44-45页 |
3.3.3 物流管理 | 第45-46页 |
3.3.4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 第46-47页 |
3.4 ERP的实施 | 第47-52页 |
3.4.1 ERP的实施概况 | 第47页 |
3.4.2 项目的前期工作(软件安装之前的阶段) | 第47-48页 |
3.4.3 实施准备阶段(包括数据和各种参数的准备和设置) | 第48-49页 |
3.4.4 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 第49-50页 |
3.4.5 新系统运行 | 第50-52页 |
4 QSMIS的分析与设计 | 第52-100页 |
4.1 系统背景 | 第52-53页 |
4.2 系统分析 | 第53-67页 |
4.2.1 公司组织结构 | 第53-58页 |
4.2.2 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 | 第58-61页 |
4.2.3 现行系统的信息流程 | 第61-64页 |
4.2.4 现行系统的分析 | 第64-65页 |
4.2.5 现行系统的流程再造 | 第65-67页 |
4.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67-72页 |
4.3.1 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 | 第67-68页 |
4.3.2 系统子功能设计 | 第68-69页 |
4.3.3 网络系统设计 | 第69-72页 |
4.4 系统详细设计 | 第72-97页 |
4.4.1 数据库设计 | 第72-84页 |
4.4.2 编码设计 | 第84-91页 |
4.4.3 用户人机界面设计 | 第91-95页 |
4.4.4 处理过程设计 | 第95-97页 |
4.5 系统实施 | 第97-100页 |
5 QSAIS系统研究 | 第100-108页 |
5.1 QSMIS系统主要性能评价和特点 | 第100-101页 |
5.2 QSMIS系统建设经验总结 | 第101-102页 |
5.3 QSAMIS系统建设的不足 | 第102页 |
5.4 QSMIS系统的基础网络的开发、设计 | 第102-103页 |
5.5 企业MIS构成、设计、开发和实施的一般原则 | 第103-108页 |
6 结论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4页 |
附录 | 第114-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