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镁铝混合氧化物负载镍催化剂上液化石油气低温重整反应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制氢技术第15-23页
        1.2.1 水蒸气重整(SRM)第19页
        1.2.2 部分氧化重整(POX)第19-20页
        1.2.3 自热重整(ATR)第20页
        1.2.4 CO 氧化反应和水煤气变换反应(WGS)第20页
        1.2.5 烃类水蒸气预重整(PR)第20-23页
    1.3 国内外蒸汽转化制氢催化剂及工艺进展第23-27页
        1.3.1 制氢原料第23-24页
        1.3.2 制氢催化剂第24-26页
        1.3.3 镁铝水滑石载体负载的 Ni 催化剂第26-27页
    1.4 催化转化制氢反应催化剂的稳定性第27-29页
    1.5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31-38页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31-32页
        2.1.1 主要实验原料第31-32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32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32-33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33-35页
        2.3.1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XRD)第33页
        2.3.2 比表面积测定 (BET)第33-34页
        2.3.3 程序升温还原分析 (H2-TPR)第34页
        2.3.4 透射电镜分析 (TEM)第34-35页
        2.3.5 热重分析 (TG)第35页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35-38页
        2.4.1 评价装置第35-37页
        2.4.2 分析方法第37页
        2.4.3 计算方法第37-38页
第三章 载体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8-56页
    3.1 载体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38-47页
        3.1.1 不同温度焙烧载体及负载 Ni 催化剂的表征第38-45页
            3.1.1.1 XRD 表征第38-42页
            3.1.1.2 BET 表征第42-43页
            3.1.1.3 H_2-TPR第43-44页
            3.1.1.4 TEM第44-45页
        3.1.2 不同温度焙烧载体负载 Ni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45-47页
    3.2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47-54页
        3.2.1 不同温度下焙烧催化剂的表征第47-53页
            3.2.1.1 XRD 表征第47-50页
            3.2.1.2 BET 表征第50-51页
            3.2.1.3 H_2-TPR 表征第51-52页
            3.2.1.4 TEM 表征第52-53页
        3.2.2 活性评价第53-54页
    3.3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催化剂组成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56-66页
    4.1 Mg/Al 对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6-61页
        4.1.1 15%Ni/Mg_mAl 催化剂的表征第56-60页
            4.1.1.1 XRD 分析第56-58页
            4.1.1.2 BET 分析第58-59页
            4.1.1.3 H_2-TPR 分析第59-60页
        4.1.2 15%Ni/Mg_mAl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60-61页
    4.2 Ni 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61-65页
        4.2.1 yNi/Mg_mAl 催化剂的表征第61-64页
            4.2.1.1 XRD 表征第61-62页
            4.2.1.2 BET 表征第62-63页
            4.2.1.3 H_2-TPR第63-64页
        4.2.2 yNi/Mg_(1.25)Al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64-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6-71页
    5.1 水碳比(S/C)的影响第66-67页
    5.2 空速的影响第67-68页
    5.3 催化剂的稳定性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总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80-82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全口覆盖义齿生物力学特征的光弹比较研究
下一篇:β相水淬及退火处理对Zr-4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