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光流场模型的非刚性医学图像配准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1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第11-17页
    1.1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历史第11页
    1.2 医学图像非刚性配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第13-14页
    1.4 本文结构第14-17页
2 医学图像非刚性配准的理论知识第17-35页
    2.1 医学图像非刚性配准技术概述第17-21页
        2.1.1 医学图像非刚性配准简介第17-18页
        2.1.2 医学图像非刚性配准的定义第18-21页
    2.2 医学图像非刚性配准算法的框架及步骤第21-28页
        2.2.1 医学图像非刚性配准算法的框架第21页
        2.2.2 医学图像非刚性配准算法的具体步骤第21-28页
    2.3 非刚性医学图像分类第28-30页
        2.3.1 根据成像模式分类第28-29页
        2.3.2 根据配准医学图像主体来源分类第29页
        2.3.3 根据配准医学图像特征分类第29-30页
        2.3.4 根据配准医学图像维度分类第30页
    2.4 非刚性医学图像配准的常用方法第30-32页
    2.5 医学图像配准效果的评价第32-33页
        2.5.1 医学图像配准评价指标第32-33页
        2.5.2 医学图像配准常用评估方法第33页
    2.6 小结第33-35页
3 基于非刚性运动理论的心脏运动分析第35-38页
    3.1 心脏全局运动分析第35-36页
    3.2 心脏局部运动分析第36页
    3.3 小结第36-38页
4 基于光流场模型的非刚性心脏图像配准算法第38-60页
    4.1 配准算法简介第38-39页
    4.2 医学图像预处理第39-40页
    4.3 医学图像特征向量生成第40-43页
        4.3.1 SIFT 特征向量的生成第40-42页
        4.3.2 实验结果分析第42-43页
    4.4 特征向量的匹配与粗配准的实现第43-46页
        4.4.1 SIFT 特征向量的匹配第43-44页
        4.4.2 粗配准的实现第44-46页
    4.5 基于光流场模型的精配准第46-50页
        4.5.1 光流场算法的基本思想第46-47页
        4.5.2 互信息梯度第47-49页
        4.5.3 基于光流场模型的精配准实现流程第49-50页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0-58页
        4.6.1 时间序列的二维 CT 心脏图像配准实验(一)第52-55页
        4.6.2 时间序列的二维 CT 心脏图像配准实验(二)第55-58页
    4.7 小结第58-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 A 应用程序界面第66-70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L7V3消息交换原理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GoogleMap和Top-k排序算法的数据Mashup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