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妹岛和世住宅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背景及原因第9-10页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0-16页
        1.2.1 研究对象第10-15页
        1.2.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页
    1.4 概念界定第17-18页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论述第18-21页
        1.5.1 国外相关研究第18-20页
        1.5.2 国内相关研究第20-21页
    1.6 选题的难点与创新点第21-22页
        1.6.1 选题的难点第21页
        1.6.2 选题的创新点第21-22页
    1.7 论文框架第22-23页
2 日本住宅原型及其发展变迁第23-32页
    2.1 历史溯源第23-26页
        2.1.1 概述第23页
        2.1.2 古代第23-24页
        2.1.3 中世纪第24-25页
        2.1.4 近世第25-26页
    2.2 近现代发展第26-30页
        2.2.1 城市中产阶级住宅平面的演化第27页
        2.2.2 西方现代建筑的影响第27-29页
        2.2.3 现代建筑与日本传统的融合第29-30页
    2.3 日本人的住居观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妹岛和世设计思想研究第32-49页
    3.1 概述第32页
    3.2 妹岛和世设计生平第32-33页
    3.3 住宅传统与设计理念第33-35页
    3.4 栈桥系列与理念雏形第35-38页
        3.4.1 栈桥系列第35-38页
        3.4.2 总结与理念雏形第38页
    3.5 住宅作品基础资料第38-48页
        3.5.1 Y 住宅第38-40页
        3.5.2 小住宅第40-42页
        3.5.3 M 住宅第42-43页
        3.5.4 S 住宅第43-45页
        3.5.5 李子林住宅第45-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妹岛和世住宅设计策略研究第49-85页
    4.1 基地策略第49-63页
        4.1.1 被基地限定的建筑第49-53页
        4.1.2 渗透与建筑的外向性第53-60页
        4.1.3 隔绝与建筑的内向性第60-63页
    4.2 空间的异质性第63-75页
        4.2.1 概述第63-64页
        4.2.2 住宅空间与异质性第64-73页
        4.2.3 空间定义的重新诠释第73页
        4.2.4 异质空间与人的行为第73-74页
        4.2.5 生活方式与空间意义的更新第74页
        4.2.6 人、社会及其设计理念第74-75页
    4.3 空间的组构第75-84页
        4.3.1 概述第75页
        4.3.2 转录、翻译、组构的设计过程第75-76页
        4.3.3 以李子林住宅为例第76-80页
        4.3.4 以小住宅为例第80-82页
        4.3.5 以 S 住宅为例第82-84页
        4.3.6 案例总结第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5 总结与启示第85-88页
    5.1 总结第85-86页
    5.2 启示第86-88页
        5.2.1 关于日本建筑第86-87页
        5.2.2 关于妹岛和世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隐没在绿荫之中--“东湖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
下一篇:当代展览建筑中场所营造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以中东铁路建筑文化体验馆设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