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植物功能基因研究方法 | 第13-18页 |
·功能克隆法 | 第13-14页 |
·表型克隆法 | 第14-15页 |
·图位克隆和转座子或T-DNA 标签法 | 第15页 |
·序列克隆法 | 第15页 |
·基因功能敲除法 | 第15-16页 |
·RNA 干涉技术 | 第16-17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17页 |
·基因芯片技术 | 第17-18页 |
·植物花发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成花过程各个阶段 | 第18-21页 |
·棉花花发育相关基因研究 | 第21页 |
·立题意义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中棉所36 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发掘 | 第23-49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3页 |
·酶、生化试剂与试剂盒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31页 |
·中棉所36 花芽分化时期观察 | 第23页 |
·总RNA 的提取及反转录 | 第23-27页 |
·中36 花发育相关基因的发掘 | 第27-31页 |
·中棉所36 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49页 |
·中棉所36 和TM-1 花芽分化时期的确定 | 第31-32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32-33页 |
·中棉所36 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发掘 | 第33-43页 |
·中棉所36 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3-49页 |
第三章 中棉所36 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 第49-57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实验材料及种植条件 | 第49页 |
·酶、生化试剂及试剂盒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实验结果 | 第50-57页 |
·中棉所36 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不同发育部位的表达模式 | 第50-53页 |
·中棉所36 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 | 第53-55页 |
·中棉所36 花发育相关基因对不同温度和光照的反应 | 第55-57页 |
第四章 中棉所36 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植物 | 第57-68页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植物材料 | 第57页 |
·菌株及载体 | 第57页 |
·酶、试剂与试剂盒 | 第57页 |
·引物合成及测序 | 第57-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63页 |
·CaM35S 启动子驱动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筛选 | 第58页 |
·农杆菌LB440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58-59页 |
·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 | 第59页 |
·农杆菌侵染法转化棉花 | 第59-61页 |
·花粉管通道法注射棉花 | 第61页 |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检测 | 第61-63页 |
·转基因烟草的开花时间调查 | 第63页 |
·实验结果 | 第63-68页 |
·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筛选及农杆菌的遗传转化 | 第63-64页 |
·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 | 第64-66页 |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 | 第66-67页 |
·花粉管通道法注射棉花 | 第67-68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68-70页 |
·应用拟南芥全基因组芯片筛选棉花花发育相关基因的可靠性 | 第68页 |
·芯片结果的可靠性 | 第68页 |
·RT-PCR、QRT-PCR 和芯片结果的一致性 | 第68页 |
·棉花品种熟性不同花芽分化时间早晚不同 | 第68-69页 |
·GhV1、GhCO、GhTM6 三个基因在花发育进程中的作用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全文结论 | 第70页 |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第七章 创新点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