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3 存在问题 | 第12-13页 |
| 1.4 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 第13-14页 |
| 第2章 国外政府的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 第14-24页 |
| 2.1 政府对矿产资源勘查活动管理层次 | 第14-15页 |
| 2.1.1 第一层次 | 第14页 |
| 2.1.2 第二层次 | 第14-15页 |
| 2.1.3 第三层次 | 第15页 |
| 2.2 外资投资管理 | 第15-16页 |
| 2.3 主要国家的地质调查局机构设置 | 第16-24页 |
| 2.3.1 美国地质调查局 | 第17-21页 |
| 2.3.2 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 | 第21-22页 |
| 2.3.3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 | 第22-24页 |
| 第3章 不同投资主体的勘查项目管理 | 第24-43页 |
| 3.1 以政府为主体的项目管理实例 | 第24-32页 |
| 3.1.1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 第24-26页 |
| 3.1.2 加拿大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 第26-29页 |
| 3.1.3 日本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 第29-30页 |
| 3.1.4 韩国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 第30-32页 |
| 3.2 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的项目管理实例 | 第32-38页 |
| 3.2.1 必和必拓矿业公司项目管理 | 第32-34页 |
| 3.2.2 中信金属有限公司地质项目管理 | 第34-38页 |
| 3.3 初级矿产勘查公司为主体的项目管理 | 第38-41页 |
| 3.4 不同规模勘查主体的关系 | 第41-43页 |
| 3.4.1 运行模式 | 第41-42页 |
| 3.4.2 从事矿产勘查工程技术服务的公司 | 第42-43页 |
| 第4章 矿产资源勘查项目的质量管理 | 第43-52页 |
| 4.1 我国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 第43-44页 |
| 4.2 政府出资地质勘查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 第44-45页 |
| 4.3 地质勘查项目质量优化 | 第45-48页 |
| 4.3.1 项目组织及人员配置的优化 | 第45-46页 |
| 4.3.2 项目技术方案的优化 | 第46-48页 |
| 4.4 项目质量管理 | 第48-52页 |
| 4.4.1 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 第48页 |
| 4.4.2 地质勘查项目的特点及其成果质量的表现形式 | 第48-49页 |
| 4.4.3 地质项目质量管理 | 第49-5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61页 |
| 5.1 国内外勘查管理对比 | 第52-53页 |
| 5.1.1 运作流程上的异同 | 第52-53页 |
| 5.1.2 不同投资主体对勘查项目质量管理的异同 | 第53页 |
| 5.2 体制转换时期地勘资金运作模式各有千秋 | 第53-55页 |
| 5.2.1 政府发包模式 | 第53-54页 |
| 5.2.2 合作模式(政企合资模式) | 第54-55页 |
| 5.3 地质勘查基金运作要因类而异 | 第55-56页 |
| 5.4 合作投资应成为地质勘查基金的主要运作方式 | 第56-58页 |
| 5.5 初步结论 | 第58-59页 |
| 5.6 建议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