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紫花苜蓿MsCAMTA1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CAMTA转录因子结构及其功能研究进展第12-13页
        1.1.1 CAMTA转录因子的结构第12页
        1.1.2 CAMTA转录因子的功能第12-13页
    1.2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定点编辑系统第13-17页
        1.2.1 CRISPR/Cas系统的概述第13-14页
        1.2.2 CRISPR/Cas9结构第14-15页
        1.2.3 CRISPR/Cas9作用机理第15-16页
        1.2.4 CRISPR/Cas9的优势与应用第16-17页
    1.3 紫花苜蓿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17-23页
        1.3.1 苜蓿的遗传转化第18-21页
        1.3.2 转基因苜蓿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2章 紫花苜蓿MsCAMTA1基因的克隆第24-40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4-31页
        2.2.1 实验材料第24页
        2.2.2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24-28页
        2.2.3 实验方法第28-31页
    2.3 实验结果第31-39页
        2.3.1 Ms CAMTA1基因的克隆第31-32页
        2.3.2 pMD18T- MsCAMTA1克隆载体的构建第32-33页
        2.3.3 Ms CAMTA1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3-39页
    2.4 本章小节第39-40页
第3章 pCBM-MsCAMTA1和pYLCRISPR/Cas9-MsCAMTA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0-51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0-45页
        3.2.1 质粒载体与菌株第40页
        3.2.2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40页
        3.2.3 实验方法第40-45页
    3.3 实验结果第45-50页
        3.3.1 植物表达载体pCBM-MsCAMTA1的构建第45-47页
        3.3.2 植物表达载体pYLCRISPR/Cas9-MsCAMTA1的构建第47-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MsCAMTA1基因对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第51-62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4.2.1 实验材料第51页
        4.2.2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51-52页
    4.3 实验方法第52-54页
        4.3.1 pCBM-MsCAMTA1和pYLCRISPR/Cas9-MsCAMTA1对农杆菌的转化第52页
        4.3.2 草铵膦筛选压力的确定第52页
        4.3.3 潮霉素筛选压力的确定第52页
        4.3.4 农杆菌介导的苜蓿遗传转化第52-54页
    4.4 实验结果第54-61页
        4.4.1 pCBM-MsCAMTA1和pYLCRISPR/Cas9-MsCAMTA1转化农杆菌第54-55页
        4.4.2 草铵膦筛选压力的确定第55-57页
        4.4.3 潮霉素筛选压力的确定第57-59页
        4.4.4 农杆菌介导的苜蓿遗传转化第59-61页
        4.4.5 苜蓿抗性植株的获得第61页
    4.5 本章小节第61-62页
第5章 讨论第62-65页
    5.1 Ms CAMTA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预测分析第62页
    5.2 基因敲除载体的选择第62-63页
    5.3 苜蓿转化体系的建立第63-64页
        5.3.1 转化受体的选择第63-64页
        5.3.2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第64页
    5.4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IDD对电离辐射所致BV-2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东部林区耕作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