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缓刑考察制度概述 | 第8-13页 |
(一) 缓刑制度概述 | 第8-11页 |
1、缓刑的概念 | 第8页 |
2、缓刑的起源 | 第8-9页 |
3、缓刑与社区矫正 | 第9-11页 |
(二) 缓刑考察的特点与意义 | 第11-13页 |
1、缓刑考察的特点 | 第11-12页 |
2、缓刑考察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缓刑考察主体 | 第13-20页 |
(一) 我国缓刑考察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13-16页 |
1、国外关于缓刑考察主体的设置 | 第13-14页 |
2、我国缓刑考察主体的设置及缺陷 | 第14-16页 |
(二) 我国缓刑考察主体的完善 | 第16-20页 |
1、设立专门的缓刑考察机关 | 第16-17页 |
2、改进缓刑考察的配合权 | 第17-18页 |
3、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缓刑的考察 | 第18页 |
4、强化缓刑官的专业素质以及完善其职责 | 第18-20页 |
三、缓刑考察内容 | 第20-23页 |
(一) 我国缓刑考察内容的缺陷 | 第20-21页 |
1、国外缓刑考察内容概述 | 第20-21页 |
2、我国缓刑考察内容规定以及缺陷 | 第21页 |
(二) 我国缓刑考察内容的完善 | 第21-23页 |
1、增设关于缓刑负担的规定 | 第21-22页 |
2、增加关于缓刑指示的规定 | 第22-23页 |
四、缓刑考察后果 | 第23-27页 |
(一) 我国缓刑考察后果的缺陷 | 第23-24页 |
1、国外关于缓刑考察后果的规定 | 第23页 |
2、我国关于缓刑考察后果的规定以及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二) 缓刑考察后果的完善 | 第24-27页 |
1、对“情节严重”作出明确规定 | 第24-25页 |
2、对考验期满未被撤销缓刑的未成年缓刑人应当消灭其犯罪记录 | 第25页 |
3、应当增设缓刑撤销的程序性规定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