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群众路线论文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概况第12-14页
        1.2.1 国内研究概况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概况第14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4-16页
2 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研究第16-21页
    2.1 毛泽东群众路线执政理念创立的时代背景第16页
        2.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敌人过于强大第16页
        2.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任务艰巨第16页
    2.2 毛泽东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2.2.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16-17页
        2.2.2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第17页
        2.2.3 相信并依靠群众第17页
        2.2.4 向人民群众学习第17-18页
        2.2.5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18页
    2.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影响第18-21页
        2.3.1 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第18-19页
        2.3.2 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理论依据第19页
        2.3.3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第19-20页
        2.3.4 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第20页
        2.3.5 对当前践行群众路线具有指导作用第20-21页
3 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研究第21-24页
    3.1 邓小平群众路线执政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第21页
        3.1.1 改革开放顺应民众呼声第21页
        3.1.2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第21页
    3.2 邓小平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3.2.1 人民是一切的母亲第21页
        3.2.2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第21-22页
        3.2.3 领导就是服务第22页
        3.2.4 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第22页
    3.3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影响第22-24页
        3.3.1 形成了新时期判断党的群众工作成效的新标准第22-23页
        3.3.2 扩大了人民群众的范围第23页
        3.3.3 夯实了实现群众利益的物质基础第23页
        3.3.4 明确了实现群众利益的方向和路径第23-24页
4 对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研究第24-29页
    4.1 江泽民群众路线执政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第24页
        4.1.1 纷繁复杂、急剧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第24页
        4.1.2 党的执政角色和环境的变化第24页
    4.2 江泽民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主要内容第24-27页
        4.2.1 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第24-25页
        4.2.2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25页
        4.2.3 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第25-26页
        4.2.4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第26页
        4.2.5 群众路线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第26-27页
    4.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理论意义及实践影响第27-29页
        4.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第27页
        4.3.2 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第27页
        4.3.3 对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创了新思路第27-28页
        4.3.4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了新要素第28-29页
5 对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研究第29-33页
    5.1 胡锦涛群众路线执政理念发展的时代背景第29页
        5.1.1 群众诉求多样化第29页
        5.1.2 群众意识有待增强第29页
    5.2 胡锦涛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主要内容第29-31页
        5.2.1 坚持以人为本第29-30页
        5.2.2 群众利益无小事第30页
        5.2.3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30页
        5.2.4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第30-31页
        5.2.5 坚持执政为民第31页
    5.3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理论意义及实践影响第31-33页
        5.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第31页
        5.3.2 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念第31-32页
        5.3.3 提高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第32页
        5.3.4 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进程第32-33页
6 对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研究第33-38页
    6.1 习近平群众路线执政理念创新的时代背景第33页
        6.1.1 群众工作对象、诉求和环境发生新变化第33页
        6.1.2 经济新常态下群众工作任务更加繁重第33页
    6.2 习近平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主要内容第33-36页
        6.2.1 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第33-34页
        6.2.2 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第34页
        6.2.3 群众工作的核心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34页
        6.2.4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第34-35页
        6.2.5 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第35-36页
    6.3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路线执政理念的理论意义及实践影响第36-38页
        6.3.1 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目标第36页
        6.3.2 实现了群众路线的与时俱进第36页
        6.3.3 集中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与期待第36-37页
        6.3.4 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提升了党的形象第37页
        6.3.5 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的新思路第37-38页
7 结束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下一篇:论“人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