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2.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2.1 医疗保险的概念与大学生界定 | 第13-14页 |
2.2.2 医疗保险需求理论 | 第14页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4-16页 |
3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16-37页 |
3.1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 第16-19页 |
3.1.1 公费医疗阶段 | 第16-17页 |
3.1.2 社会保险阶段 | 第17-19页 |
3.2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 第19-35页 |
3.2.1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情况 | 第19-26页 |
3.2.2 大学生群体就医特点及实际医疗需求分析 | 第26-35页 |
3.3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3.3.1 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了解程度低 | 第35页 |
3.3.2 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与学生实际医疗需求存在差异 | 第35-36页 |
3.3.3 政府与学校对医疗保险制度宣传力度低 | 第36页 |
3.3.4 校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及管理水平低 | 第36-37页 |
4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启示 | 第37-42页 |
4.1 德国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 | 第37页 |
4.2 美国自愿性医疗保险制度 | 第37-38页 |
4.3 英国全免费医疗保险制度 | 第38-39页 |
4.4 新加坡强制储蓄医疗保险制度 | 第39-40页 |
4.5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2页 |
5 完善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42-47页 |
5.1 政策制定责任主体——政府 | 第42-44页 |
5.1.1 制定强制性参保原则 | 第42-43页 |
5.1.2 提高普通门诊保障水平 | 第43页 |
5.1.3 增加学生对就诊医疗机构的自由度并简化就医手续 | 第43-44页 |
5.1.4 对高校校医院医疗服务进行重新定位 | 第44页 |
5.2 制度实施主体——学校 | 第44-45页 |
5.2.1 积极开展医疗保险知识方面的讲座 | 第45页 |
5.2.2 运用网络媒介增强宣传力度 | 第45页 |
5.2.3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第45页 |
5.3 医疗保险保障主体——大学生 | 第45-47页 |
5.3.1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患病风险 | 第45-46页 |
5.3.2 增强医疗保险意识,积极了解医保政策 | 第46-47页 |
6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A | 第50-5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