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辽金瓦当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一、 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成果与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节 各区瓦当的发现 | 第13-23页 |
一、 西辽河流域瓦当的发现 | 第13-17页 |
二、 嫩江流域瓦当的发现 | 第17-18页 |
三、 第二松花江流域瓦当的发现 | 第18-20页 |
四、 牡丹江流域瓦当的发现 | 第20-21页 |
五、 四区域瓦当材料的初步认识 | 第21-23页 |
第二节 瓦当的类型与分期研究 | 第23-33页 |
一、 类型学分析 | 第23-31页 |
(一)动物类瓦当 | 第23-26页 |
(二)植物类瓦当 | 第26-29页 |
(三)人面类瓦当 | 第29-30页 |
(四)几何类瓦当 | 第30-31页 |
二、 瓦当的分期 | 第31-33页 |
第三节 瓦当的区域性特点 | 第33-43页 |
一、 西辽河流域瓦当的区域特点 | 第33-36页 |
二、 嫩江流域瓦当的区域特点 | 第36-38页 |
三、 第二松花江流域瓦当的区域特点 | 第38-39页 |
四、 牡丹江流域瓦当的区域特点 | 第39-40页 |
五、 四区域出土瓦当类型对比 | 第40-43页 |
第四节 瓦当的制作与连接技术 | 第43-51页 |
一、 瓦当的制作 | 第43-47页 |
(一)关于泥饼嵌入和修整问题 | 第43-44页 |
(二)关于同纹不同范的相关问题 | 第44-47页 |
二、 瓦当与筒瓦的连接方式 | 第47-51页 |
(一)沟纹线的刻划和制作工具 | 第47-48页 |
(二)沟纹线的制作次序问题 | 第48页 |
(三)沟纹线的刻划位置与白色物质 | 第48-49页 |
(四)双面抹泥加固与修整的问题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表 | 第55-58页 |
附图 | 第58-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