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1.1.1 共时态的现实背景 | 第9-11页 |
| 1.1.2 历时态的现实追问 | 第11-12页 |
| 1.1.3 研究命题 | 第12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2.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第12-13页 |
| 1.2.2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 第13页 |
| 1.2.3 文字与图表相结合 | 第13页 |
| 1.3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1.3.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 1.4 创新点 | 第14-15页 |
| 1.4.1 方法创新 | 第14页 |
| 1.4.2 内容创新 | 第14-15页 |
| 1.5 研究价值 | 第15页 |
| 1.5.1 实践价值 | 第15页 |
| 1.5.2 理论价值 | 第15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8页 |
| 2.1.1 旅游业 | 第15-16页 |
| 2.1.2 外商直接投资 | 第16-17页 |
| 2.1.3 溢出效应 | 第17-18页 |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 2.2.1 旅游业外商直接投资 | 第19-21页 |
| 2.2.2 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 | 第21-23页 |
| 2.2.3 研究述评 | 第23页 |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3-36页 |
| 3.1 中国旅游业FDI现状 | 第23-29页 |
| 3.1.1 旅游业FDI基本状况 | 第23页 |
| 3.1.2 酒店业FDI基本状况 | 第23-27页 |
| 3.1.3 旅行社业FDI基本状况 | 第27-28页 |
| 3.1.4 其他旅游业态FDI基本状况 | 第28-29页 |
| 3.2 研究假设 | 第29-31页 |
| 3.2.1 基于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假设 | 第29-30页 |
| 3.2.2 基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假设 | 第30-31页 |
| 3.2.3 基于中国经济与旅游业发展周期的假设 | 第31页 |
| 3.2.4 基于中国内外资技术水平差异的假设 | 第31页 |
| 3.3 理论模型 | 第31-36页 |
| 3.3.1 溢出效应模型及比较 | 第32-33页 |
| 3.3.2 旅游业溢出效应模型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中国旅游业FDI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第36-49页 |
| 4.1 变量与数据 | 第36-41页 |
| 4.1.1 变量选取 | 第36-37页 |
| 4.1.2 数据说明 | 第37-38页 |
| 4.1.3 描述性分析 | 第38-41页 |
| 4.2 全样本分析 | 第41-44页 |
| 4.2.1 实证检验 | 第41-42页 |
| 4.2.2 机制分析 | 第42-44页 |
| 4.3 分区域回归 | 第44-47页 |
| 4.3.1 东中部地区 | 第45-46页 |
| 4.3.2 西部地区 | 第46页 |
| 4.3.3 溢出效应区域比较 | 第46-47页 |
| 4.4 分阶段回归 | 第47-49页 |
| 4.4.1 第一阶段(2001-2008年) | 第47-48页 |
| 4.4.2 第二阶段(2009-2013年) | 第48-49页 |
| 4.4.3 溢出效应阶段比较 | 第49页 |
| 第五章 中国旅游业FDI溢出效应典型案例 | 第49-53页 |
| 5.1 酒店业 | 第49-51页 |
| 5.1.1 基本状况 | 第50页 |
| 5.1.2 溢出效应状况 | 第50-51页 |
| 5.2 旅行社业 | 第51-52页 |
| 5.2.1 基本状况 | 第51页 |
| 5.2.2 溢出效应状况 | 第51-52页 |
| 5.3 乡村民宿 | 第52-53页 |
| 5.3.1 基本状况 | 第52-53页 |
| 5.3.2 溢出效应状况 | 第53页 |
| 第六章 中国旅游业FDI溢出效应影响因素 | 第53-56页 |
| 6.1 研究方法与影响因素 | 第54页 |
| 6.1.1 研究方法 | 第54页 |
| 6.1.2 影响因素 | 第54页 |
| 6.2 实证检验 | 第54-56页 |
| 6.2.1 分组法 | 第54-55页 |
| 6.2.2 连乘法 | 第55-56页 |
| 6.2.3 小结 | 第5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 7.1 结论 | 第56-57页 |
| 7.2 讨论 | 第57-58页 |
| 7.2.1 政策建议 | 第57-58页 |
| 7.2.2 研究不足与未来方向 | 第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列表 | 第62-63页 |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