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理论研究分子诱导环流强度与路径以讨论卟啉及其衍生物的芳香性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1.1 芳香性的概述第11页
    §1.2 芳香性的发展第11-12页
    §1.3 与芳香性相关的概念第12-14页
        §1.3.1 反芳香性和非芳香性第12页
        §1.3.2 σ芳香性、π芳香性和δ芳香性第12-13页
        §1.3.3 多重芳香性第13页
        §1.3.4 同芳香性第13页
        §1.3.5 多维芳香性第13页
        §1.3.6 杂芳香性第13页
        §1.3.7 莫比乌斯芳香性第13-14页
        §1.3.8 球芳香性第14页
        §1.3.9 Y 芳香性第14页
    §1.4 芳香性的衡量第14-16页
        §1.4.1 分子几何结构判据第14页
        §1.4.2 化学判据第14-15页
        §1.4.3 π电子数判据第15页
        §1.4.4 能量判据第15页
        §1.4.5 磁判据第15-16页
    §1.5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7-31页
    §2.1 分子轨道理论第17-20页
        §2.1.1 定态 Schr dinger 方程第17-19页
        §2.1.2 Hartree-Fock-Roothaan 方程第19-20页
    §2.2 电子相关作用第20-25页
        §2.2.1 组态相互作用第21-23页
        §2.2.2 微扰理论第23-25页
    §2.3 密度泛函理论第25-27页
    §2.4 基组选择第27-31页
        §2.4.1 Slater 型基组第27-28页
        §2.4.2 高斯型基组第28页
        §2.4.3 压缩型高斯基组第28页
        §2.4.4 劈裂价键基组第28-29页
        §2.4.5 极化基组第29-30页
        §2.4.6 弥散基组第30-31页
第三章 取代卟啉及其衍生物芳香性的理论研究第31-41页
    §3.1 引言第31-32页
    §3.2 计算方法第32-33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33-40页
        §3.3.1 分子的几何结构第33-34页
        §3.3.2 诱导环流强度和路径第34-38页
        §3.3.3 NICS 值的分析第38-39页
        §3.3.4 前线分子轨道第39-40页
    §3.4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9页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PDL的扇形可倾瓦推力轴承弹流润滑性能研究
下一篇:大长径比插铣刀具及刀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