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本文的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开放存取与机构仓储概述 | 第19-30页 |
·开放存取概述 | 第19-22页 |
·开放存取的定义 | 第19页 |
·开放存取的实现途径 | 第19-20页 |
·开放存取运动发展概况 | 第20-22页 |
·机构仓储概述 | 第22-28页 |
·机构仓储的内涵 | 第22-24页 |
·机构仓储的资源类型 | 第24页 |
·机构仓储的特点与功能 | 第24-25页 |
·机构仓储实现长期保存的基础条件 | 第25页 |
·国内外机构仓储的研究与建设现状 | 第25-28页 |
·机构仓储建设需要改进的方面 | 第28-30页 |
·鲜有针对用户特定需求的功能开发 | 第28页 |
·存在资源数量偏少与质量控制问题 | 第28页 |
·缺少明确的内容政策 | 第28-29页 |
·知识关联性需要加强 | 第29页 |
·忽视与已有信息资源的整合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机构仓储框架设计 | 第30-47页 |
·中国农科院对机构仓储的需求调研 | 第30-36页 |
·农业科技文献的产出、发布、保存与共享现状 | 第30-34页 |
·研究所知识资产的统一管理现状 | 第34-35页 |
·农业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内容及服务要求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页 |
·中国农业科学院机构仓储的建设目标、原则与建设模式 | 第36-38页 |
·建设目标 | 第36-37页 |
·建设原则 | 第37页 |
·建设模式 | 第37-38页 |
·各专业研究所机构仓储原型 | 第38-46页 |
·机构仓储的构建平台 | 第38-39页 |
·机构仓储用户类型及权限 | 第39-40页 |
·机构仓储的核心功能 | 第40-44页 |
·机构仓储的体系结构 | 第44-45页 |
·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交互关系 | 第45-46页 |
·中国农业科学院机构仓储的总体服务框架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机构仓储的资源建设与管理 | 第47-68页 |
·机构仓储的资源建设政策 | 第47-51页 |
·内容体系 | 第47-49页 |
·提交条件 | 第49页 |
·元数据利用政策 | 第49页 |
·全文数据政策 | 第49页 |
·长期保存政策 | 第49-50页 |
·版权政策 | 第50-51页 |
·机构仓储的资源采集与拓展 | 第51-56页 |
·科研人员自主提交 | 第52-54页 |
·基于自动识别的机构知识资产回收 | 第54页 |
·领域开放资源自动搜索与聚集 | 第54-56页 |
·机构仓储的质量控制 | 第56-60页 |
·形式质量控制标准及策略 | 第57-58页 |
·元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及策略 | 第58-59页 |
·学术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 | 第59-60页 |
·机构仓储的资源组织与导航 | 第60-64页 |
·机构仓储资源多维度组织 | 第60-61页 |
·领域OA 资源导航库的构建 | 第61页 |
·基于关键词同现的学科知识地图构建 | 第61-64页 |
·与国家农业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 | 第64-66页 |
·信息资源整合的内涵 | 第64页 |
·信息资源整合的模式 | 第64-65页 |
·国家农业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集成 | 第65-66页 |
·机构仓储资源的长期保存策略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68-69页 |
·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机制 | 第68页 |
·加强机构仓储的宣传推广力度 | 第68页 |
·制定与学术评价机制相结合的激励政策 | 第68-69页 |
·建立知识版权保护的配套服务机制 | 第69页 |
·加强多学科、跨领域、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