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1.1 土壤重金属的种类及来源 | 第12-13页 |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 | 第13-15页 |
1.2 土壤淋洗修复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2.1 原位淋洗修复技术 | 第16页 |
1.2.2 异位淋洗修复技术 | 第16页 |
1.2.3 淋洗剂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4 淋洗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 | 第19-20页 |
1.3 亚氨基二琥珀酸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6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1.4.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4.4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4.5 创新与特色 | 第23-24页 |
1.4.6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2章 IDS强化作用下土壤重金属的洗脱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26-3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2.1.1 材料 | 第26-27页 |
2.1.2 振荡淋洗实验 | 第27-2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2.2.1 pH值对土壤重金属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2 IDS浓度对土壤重金属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3 液固比对IDS强化洗脱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4 温度对土壤重金属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2.2.5 淋洗时间对土壤重金属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6 淋洗次数对土壤重金属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33-35页 |
2.2.7 IDS与现有常用土壤淋洗剂的比较研究 | 第35-3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IDS对土壤重金属的洗脱机理及淋洗液的回收研究 | 第38-50页 |
3.1 重金属形态分析 | 第38-42页 |
3.1.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3.1.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3.2 淋洗液的回收 | 第42-48页 |
3.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3.2.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IDS规模化淋洗修复研究 | 第50-68页 |
4.1 污染土壤情况 | 第50-51页 |
4.1.1 供试土壤 | 第50-51页 |
4.1.2 人工污染土制备 | 第51页 |
4.1.3 治理目标 | 第51页 |
4.2 修复工艺流程 | 第51-53页 |
4.3 工程设备 | 第53-55页 |
4.3.1 筛分系统 | 第53页 |
4.3.2 压滤处理系统 | 第53-54页 |
4.3.3 土壤淋洗系统 | 第54页 |
4.3.4 辅助系统 | 第54-55页 |
4.4 工程电器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 第55页 |
4.5 工程施工情况及工作图 | 第55-61页 |
4.6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1-63页 |
4.6.1 淋洗剂不回收 | 第61-62页 |
4.6.2 淋洗剂回收再利用 | 第62-63页 |
4.7 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4.7.1 中试淋洗修复与实验室淋洗修复结果对比 | 第63-64页 |
4.7.2 中试实验后内筒与外筒中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对比 | 第64-65页 |
4.7.3 中试淋洗修复五次后的结果 | 第65-6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研究结论 | 第68-7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