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环境保护制度借鉴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7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 ·世界环境问题 | 第12-13页 |
| ·我国环境问题 | 第13-14页 |
| ·新加坡环境保护的领先经验 | 第14页 |
| ·选题意义 | 第14-17页 |
| ·认清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 第14-15页 |
| ·警醒人类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 第15-16页 |
| ·促进我们向新加坡学习借鉴环境保护制度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环境保护的内涵和外延 | 第17-21页 |
| ·环境保护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 第17-18页 |
| ·环境保护概念的形成 | 第17-18页 |
| ·环境保护概念的发展 | 第18页 |
| ·环境保护的内容 | 第18-19页 |
| ·重视环境保护的意义 | 第19-21页 |
| ·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 第19-20页 |
|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互惠共存的统一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概况 | 第21-29页 |
| ·当前我国的现状 | 第21-24页 |
| ·空气污染 | 第21-22页 |
| ·土壤污染 | 第22-23页 |
| ·水资源污染 | 第23页 |
| ·海洋污染 | 第23页 |
| ·许多动植物频临灭绝 | 第23页 |
| ·生态破坏 | 第23-24页 |
|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现状 | 第24-29页 |
| ·立法现状 | 第24-25页 |
| ·执法现状 | 第25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 第四章 新加坡环境保护制度的概况 | 第29-37页 |
| ·新加坡的基本情况 | 第29页 |
| ·新加坡环境保护的历程 | 第29-31页 |
| ·1960 至1970 年为第一阶段 | 第29-30页 |
| ·1970 年至1980 年为第二阶段 | 第30页 |
| ·1980 年至2000 年为第三阶段 | 第30页 |
| ·2000 年至2010 年为第四阶段 | 第30-31页 |
| ·新加坡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 | 第31-37页 |
| ·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立法体系 | 第31-32页 |
| ·严格公正的执法环境 | 第32-33页 |
| ·全民环保教育制度 | 第33-34页 |
| ·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 | 第34页 |
| ·合理的规划制度 | 第34-35页 |
| ·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高额投入制度 | 第35页 |
| ·有效的政企合作和合理的市场化运作制度 | 第35-37页 |
| 第五章 新加坡环境保护制度的借鉴 | 第37-52页 |
| ·宏观方面的借鉴 | 第37-48页 |
| ·加强全民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 第37-39页 |
| ·健全环境保护立法 | 第39-45页 |
| ·严格环境保护执法 | 第45-46页 |
| ·完善环境保护机构设置制度 | 第46-47页 |
| ·提高环境违法的成本 | 第47页 |
| ·加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 | 第47-48页 |
| ·微观方面的借鉴 | 第48-52页 |
| ·将私人街道清洁卫生纳入法律范畴 | 第49页 |
| ·随意处置垃圾入罪 | 第49-50页 |
| ·对游动商贩进行许可证管理 | 第50-51页 |
| ·对环保违法行为实施连续处罚 | 第51-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