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熔覆技术在大型柱塞修复再制造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1.1 柱塞式液压缸的特点及失效原由 | 第10-11页 |
| 1.1.1 柱塞式液压缸的特点 | 第10-11页 |
| 1.1.2 柱塞式液压缸的失效原由 | 第11页 |
| 1.2 激光熔覆技术概述 | 第11-19页 |
| 1.2.1 激光熔覆技术原理及优势 | 第11-13页 |
| 1.2.2 激光熔覆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 1.2.3 激光熔覆工艺步骤 | 第17-19页 |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19-23页 |
| 1.3.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9-22页 |
|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分析方法 | 第23-28页 |
| 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23-24页 |
| 2.1.1 基体材料的选择 | 第23页 |
| 2.1.2 熔覆材料的选择 | 第23-24页 |
| 2.2 激光熔覆成套设备简介 | 第24-25页 |
| 2.2.1 横流CO_2激光成套设备的特点 | 第24页 |
| 2.2.2 横流CO_2激光成套设备的组成结构 | 第24-25页 |
| 2.3 实验检测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 2.3.1 缺陷探伤检测 | 第25-26页 |
| 2.3.2 表面硬度检测 | 第26页 |
| 2.3.3 显微组织和成分分析 | 第26-27页 |
| 2.4 实验主要设备及检测分析仪器 | 第27页 |
| 2.5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激光熔覆试样的制备 | 第28-34页 |
| 3.1 熔覆基材的制备 | 第28页 |
| 3.1.1 基材制备工序 | 第28页 |
| 3.1.2 工序控制点 | 第28页 |
| 3.2 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28-31页 |
| 3.2.1 预热和后热温度的选择 | 第28-29页 |
| 3.2.2 熔覆材料的选择 | 第29页 |
| 3.2.3 激光功率和光斑大小的选择 | 第29-30页 |
| 3.2.4 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的选择 | 第30-31页 |
| 3.2.5 步进螺距的选择 | 第31页 |
| 3.3 大型柱塞表面激光熔覆工艺优化 | 第31-33页 |
| 3.4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激光熔覆层的性能分析 | 第34-38页 |
| 4.1 熔覆层宏观形貌 | 第34-35页 |
| 4.2 熔覆层显微组织形貌 | 第35-37页 |
| 4.4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激光熔覆层缺陷及控制措施 | 第38-43页 |
| 5.1 裂纹 | 第38-40页 |
| 5.1.1 裂纹产生的原因 | 第38页 |
| 5.1.2 抑制熔覆开裂的措施 | 第38-40页 |
| 5.2 气孔 | 第40页 |
| 5.2.1 气孔产生的原因 | 第40页 |
| 5.2.2 抑制气孔产生的措施 | 第40页 |
| 5.3 熔覆层成分不均匀性及控制措施 | 第40-41页 |
| 5.4 熔覆层表面形貌欠缺及控制措施 | 第41-42页 |
| 5.5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大型柱塞表面激光熔覆修复的应用案例 | 第43-47页 |
| 6.1 修复工艺步骤 | 第44-46页 |
| 6.2 修复效果 | 第46-47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 7.1 结论 | 第47页 |
| 7.2 展望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