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调查的思想 | 第15-32页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23页 |
一、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思想和实践基础 | 第15-20页 |
(一)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思想基础 | 第16-18页 |
(二)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 第18-20页 |
二、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第20-23页 |
(一)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 第20-21页 |
(二)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 第21-22页 |
(三)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 第22-23页 |
(四)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 第23页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基本思想 | 第23-32页 |
一、农村调查就是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 第24-25页 |
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第25-26页 |
三、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农村调查 | 第26-27页 |
四、农村调查是克服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重要手段 | 第27-28页 |
五、农村调查要有科学态度 | 第28-32页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调查的方法 | 第32-48页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基本方法 | 第32-41页 |
一、矛盾分析法 | 第33-35页 |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第33-34页 |
(二)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 第34-35页 |
二、阶级分析法 | 第35-38页 |
(一)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构成 | 第36页 |
(二)正确估量和认识农村社会各阶级 | 第36-38页 |
三、分析综合法 | 第38-40页 |
(一)分析和综合的有机统一 | 第38-39页 |
(二)分析综合法的运用 | 第39-40页 |
四、抽象具体法 | 第40-41页 |
(一)抽象和具体的有机统一 | 第40页 |
(二)抽象具体法的运用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具体方法 | 第41-48页 |
一、典型调查法 | 第42-44页 |
二、开调查会法 | 第44-45页 |
三、表格调查法 | 第45-46页 |
四、实地考察法 | 第46-48页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与方法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 | 第48-64页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与方法的历史贡献 | 第48-56页 |
一、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与方法的实践贡献 | 第48-52页 |
(一)认清了近代中国的国情 | 第48-49页 |
(二)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 第49-51页 |
(三)提出了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 | 第51-52页 |
二、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与方法的理论贡献 | 第52-56页 |
(一)形成了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第52-53页 |
(二)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 第53-55页 |
(三)凝练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第55-56页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与方法的当代价值 | 第56-64页 |
一、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 | 第56-60页 |
(一)调查研究是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根本方法 | 第56-57页 |
(二)调查研究是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手段 | 第57-58页 |
(三)调查研究是改进党工作作风的必要途径 | 第58-59页 |
(四)调查研究是党制定正确决策的先决条件 | 第59-60页 |
二、群众路线是党全部工作的生命线 | 第60-64页 |
(一)走好群众路线是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 | 第61-62页 |
(二)走好群众路线能有效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