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分布式社交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社交网络的发展第9-10页
        1.1.2 分布式大数据计算的发展第10-11页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1-12页
        1.2.1 分布式系统设计与实现第11页
        1.2.2 性能分析与性能瓶颈模型第11-12页
    1.3 论文组织结构第12-15页
第二章 系统架构设计和技术选型第15-25页
    2.1 整体架构设计第15-17页
    2.2 数据存储层设计第17-19页
        2.2.1 非结构化数据第17-19页
        2.2.2 结构化数据第19页
    2.3 分布式计算层第19-21页
    2.4 社交分析引擎第21-22页
    2.5 应用层第22-24页
        2.5.1 命令行工具第22页
        2.5.2 在线交互式分析工具第22-24页
    2.6 性能分析层第24页
    2.7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社交分析功能实现第25-49页
    3.1 GraphX中的图计算模型Pregel第26-27页
    3.2 网络特征分析第27-31页
        3.2.1 度分布第27-28页
        3.2.2 社交关联性分析第28-30页
        3.2.3 社交影响力分析第30-31页
    3.3 节点(用户)重要性分析第31-33页
        3.3.1 基于HITS的节点重要性第32-33页
    3.4 社团划分第33-36页
        3.4.1 基于LPA的社团划分实现第34页
        3.4.2 基于Modularity的社团划分实现第34-36页
    3.5 用户相似性分析第36-38页
        3.5.1 用户相似度TopK第37-38页
        3.5.2 用户属性社交关联假设检验第38页
    3.6 基于本平台的社交分析案例分析第38-44页
        3.6.1 电信用户社交网络特征分析第38-41页
        3.6.2 电信用户重要性分析第41页
        3.6.3 电信用户相似度社交关联假设检验第41-43页
        3.6.4 电信用户社团分析第43-44页
    3.7 性能问题及优化第44-48页
        3.7.1 数据倾斜第45-47页
        3.7.2 Shuffle调优第47-48页
    3.8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性能瓶颈分析第49-73页
    4.1 性能瓶颈分析的意义第49-50页
    4.2 性能瓶颈量化第50-53页
        4.2.1 性能瓶颈量化方法第50-52页
        4.2.2 性能瓶颈量化工具的实现第52-53页
    4.3 性能瓶颈建模第53-60页
        4.3.1 性能瓶颈建模意义第53-54页
        4.3.2 性能瓶颈建模架构设计第54页
        4.3.3 性能瓶颈建模挑战第54-55页
        4.3.4 性能瓶颈的建模基本单位第55-56页
        4.3.5 TrainBench第56-60页
    4.4 性能瓶颈的建模过程第60-65页
        4.4.1 Stage-level特征第60-62页
        4.4.2 特征提取第62-65页
        4.4.3 建模算法第65页
    4.5 性能瓶颈建模实验第65-71页
        4.5.1 实验环境第65-66页
        4.5.2 对实际读写磁盘量估算模型的准确性评价第66-68页
        4.5.3 特征及评价和模型选择第68-69页
        4.5.4 G-BRM模型对不同类型作业负载的适用性评估第69-70页
        4.5.5 模型对不同集群上作业负载的适用性评估第70-71页
    4.6 G-BRM对本系统作业负载的分析第71-72页
    4.7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DN控制平面可拓展接口协议研究及其应用
下一篇:基于HTML5的Web平台安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