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iOS平台恶意软件检测与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背景分析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隐私泄漏检测研究第9-10页
        1.2.2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分析研究第10-11页
        1.2.3 使用机器学习方法的恶意软件检测研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论文结构第13-14页
第二章 iOS安全机制及威胁第14-26页
    2.1 iOS系统架构第14-15页
    2.2 iOS安全机制介绍第15-20页
        2.2.1 系统级安全研究第16-18页
        2.2.2 运行时安全研究第18-20页
    2.3 iOS安全隐患以及威胁第20-23页
    2.4 现有检测方式的不足第23-25页
        2.4.1 官方检测方式的不足第23-24页
        2.4.2 学术界相关研究的不足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DMIA恶意软件检测系统的设计第26-34页
    3.1 DMIA系统架构第26-27页
    3.2 监听层设计的理论支持第27-28页
    3.3 系统和应用之间的监听层第28-30页
    3.4 基于预值检测的恶意行为鉴别技术第30-31页
    3.5 基于机器学习的恶意行为分类模型第31-33页
        3.5.1 特征向量及选择策略第31-33页
        3.5.2 基于门限的动态分类模型(TBDC)第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DMIA恶意软件检测系统的实现第34-46页
    4.1 整理隐私相关函数第34-37页
    4.2 配置越狱开发环境第37-38页
    4.3 植入监听层第38-43页
    4.4 预值检测的实现第43-45页
    4.5 TBDC的实现第45页
    4.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DMIA恶意软件检测系统的评估第46-53页
    5.1 DMIA有效性及性能评估第46-49页
        5.1.1 相关工作对比第48-49页
    5.2 案例分析第49页
    5.3 正常平台(即未越狱)上检测恶意软件的尝试第49-52页
        5.3.1 正常系统上的hook第50-51页
        5.3.2 日志获取与应用安装第51-52页
        5.3.3 实验结果第52页
    5.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4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53页
    6.2 未来研究方向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BaaS架构的移动后端服务框架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KVM虚拟机动态迁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