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6-3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20页 |
1.1.1 温室气体排放 | 第16-17页 |
1.1.2 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 | 第17-19页 |
1.1.3 经济意义 | 第19-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31页 |
1.2.1 煤层CO_2埋藏项目 | 第20-21页 |
1.2.2 煤岩注CO_2实验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2.3 CO_2吸附量及储层渗透率模型研究进展 | 第23-31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1-3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35-36页 |
2 煤层CO_2埋藏机理研究 | 第36-46页 |
2.1 CO_2性质 | 第36页 |
2.2 煤储层结构 | 第36-37页 |
2.3 CO_2赋存方式 | 第37-40页 |
2.3.1 吸附态 | 第37-38页 |
2.3.2 游离态 | 第38页 |
2.3.3 溶解态 | 第38-40页 |
2.3.4 化学埋藏 | 第40页 |
2.3.5 CO_2赋存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 第40页 |
2.4 CO_2埋藏选区评价 | 第40-42页 |
2.4.1 选区评价原则 | 第40-41页 |
2.4.2 选区评价指标 | 第41-42页 |
2.5 CO_2注入和监测 | 第42-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3 煤层CO_2埋藏量地质主控因素研究 | 第46-80页 |
3.1 温压对吸附量影响研究 | 第46-55页 |
3.1.1 压力对CO_2吸附量的影响研究 | 第47-48页 |
3.1.2 温度对CO_2吸附量的影响研究 | 第48-50页 |
3.1.3 不同温度下煤对CO_2吸附量数学模型研究 | 第50-55页 |
3.2 煤阶对CO_2吸附量影响研究 | 第55-63页 |
3.2.1 高煤阶和低煤阶煤吸附特征 | 第56-57页 |
3.2.2 煤阶对吸附量的影响特征 | 第57-59页 |
3.2.3 煤阶对吸附量影响机理 | 第59-61页 |
3.2.4 不同煤阶煤对CO_2吸附量数学模型研究 | 第61-63页 |
3.3 CH_4气含量对CO_2吸附量影响研究 | 第63-68页 |
3.3.1 CH_4吸附特征 | 第64页 |
3.3.2 CH_4气含量对CO_2吸附量的影响特征 | 第64-66页 |
3.3.3 不同CH_4气含量煤对CO_2吸附量数学模型研究 | 第66-68页 |
3.4 含水量对CO_2吸附量影响研究 | 第68-78页 |
3.4.1 含水量对高煤阶煤CO_2吸附影响特征 | 第68-69页 |
3.4.2 含水量对中煤阶煤CO_2吸附影响特征 | 第69-70页 |
3.4.3 含水量对低煤阶煤CO_2吸附影响特征 | 第70-71页 |
3.4.4 不同含水量煤对CO_2吸附量影响数学模型研究 | 第71-78页 |
3.5 化学埋藏 | 第78-7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4 CO_2埋藏对煤储层特征影响研究 | 第80-94页 |
4.1 CO_2吸附埋藏对煤储层特征影响研究 | 第80-88页 |
4.1.1 CO_2吸附埋藏对煤岩应变的影响 | 第81-84页 |
4.1.2 吸附膨胀引起的煤岩应变 | 第84-85页 |
4.1.3 有效应力引起的煤岩应变 | 第85-86页 |
4.1.4 煤阶对煤岩应变的影响特征 | 第86-87页 |
4.1.5 CO_2吸附埋藏对煤渗透率影响特征 | 第87-88页 |
4.2 CO_2化学沉淀埋藏对煤储层特征影响研究 | 第88-92页 |
4.2.1 对煤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88-89页 |
4.2.2 对煤中水质的影响 | 第89-90页 |
4.2.3 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 | 第90-9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5 煤层注CO_2埋藏引起的储层渗透率变化数学模型 | 第94-104页 |
5.1 煤层CO_2吸附埋藏引起的渗透率变化数学模型 | 第94-99页 |
5.2 煤层CO_2化学埋藏引起的渗透率变化模型 | 第99-104页 |
6 柿庄北煤层注CO_2埋藏示例分析 | 第104-122页 |
6.1 柿庄北地质概况及目标煤层特征 | 第104-112页 |
6.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04页 |
6.1.2 构造特征 | 第104-105页 |
6.1.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05-106页 |
6.1.4 煤层特征 | 第106-111页 |
6.1.5 储层物性及压力特征 | 第111-112页 |
6.2 CO_2注入选区依据 | 第112-114页 |
6.3 注入井组及注入量 | 第114-115页 |
6.4 CO_2注入过程中储层参数变化特征 | 第115-119页 |
6.4.1 温度变化特征 | 第115-116页 |
6.4.2 压力变化特征 | 第116-117页 |
6.4.3 水质变化特征 | 第117-119页 |
6.4.4 渗透率变化特征 | 第119页 |
6.5 注入井组埋藏量预测 | 第119-120页 |
6.5.1 最大吸附量预测 | 第119-120页 |
6.5.2 埋藏量预测 | 第12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122-124页 |
7.1 结论 | 第122-123页 |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6页 |
致谢 | 第136-138页 |
作者简介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