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论文--凝聚态物理学论文

Cu掺杂MgH2与Ti/VLi修饰LiBH4及纯LiCa(AlH43的储氢性能理论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符号说明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3页
    1.1 能源危机、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第14-15页
    1.2 固态氢化物储氢材料研究现状第15-27页
        1.2.1 镁基储氢材料第17-21页
        1.2.2 硼基储氢材料第21-24页
        1.2.3 铝基储氢材料第24-27页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7-2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9-43页
第二章 计算方法第43-55页
    2.1 多粒子结构的薛定谔方程第43-46页
        2.1.1 绝热近似第44-45页
        2.1.2 单电子近似第45-46页
    2.2 密度泛函理论第46-50页
        2.2.1 Thomas-Fermi模型第46-47页
        2.2.2 Hohenberg-Kohn定理第47-48页
        2.2.3 Kohn-Sham方程第48-50页
    2.3 基于现代计算机的计算方法第50-52页
        2.3.1 赝势法第50-51页
        2.3.2 交换关联能近似第51-52页
    2.4 计算软件简介第52页
        2.4.1 VASP软件包第52页
        2.4.2 LOBSTER程序第52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2-55页
第三章 Cu掺杂MgH_2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55-82页
    3.1 引言第55-56页
    3.2 计算方法第5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6-77页
        3.3.1 Cu掺杂对MgH_2体相的影响第56-66页
        3.3.2 Cu掺杂对MgH_2表面的影响第66-77页
    3.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8-82页
第四章 Ti/V_(Li)修饰的LiBH_4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82-110页
    4.1 引言第82-83页
    4.2 计算方法第8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3-103页
        4.3.1 Ti掺杂和V_(Li)空位对LiB_4体相的影响第83-93页
        4.3.2 Ti掺杂和V_(Li)对LiBH_4表面的影响第93-103页
    4.4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04-110页
第五章 LiCa(AlH_4)_3的晶体和电子结构及释氢路径第110-131页
    5.1 引言第110-111页
    5.2 计算方法第11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1-124页
        5.3.1 基态晶体结构的确定第111-115页
        5.3.2 几何特征第115-116页
        5.3.3 电子结构第116-121页
        5.3.4 分解路径第121-124页
    5.4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25-131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131-138页
    6.1 论文总结第131-133页
        6.1.1 Cu掺杂对MgH_2退氢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的影响第131-132页
        6.1.2 Ti掺杂和Li空位对LiBH_4退氢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的影响第132页
        6.1.3 新型复合金属铝氢化物LiCa(AlH_4)_3的晶体结构、几何特征和成键性质第132-133页
    6.2 创新点第133-134页
    6.3 展望第134-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39-140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dS量子点敏化ZnO纳米棒太阳能电池的改性研究与性能优化
下一篇:Mg17Al12合金的制备及储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