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发射载荷缓冲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1.2.1 迫击炮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缓冲技术现状 | 第12-15页 | 
| 1.2.3 弹性胶泥缓冲器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 2 胶泥缓冲器力学模型 | 第17-34页 | 
| 2.1 概述 | 第17页 | 
| 2.2 弹性胶泥特性 | 第17-19页 | 
| 2.3 胶泥缓冲器结构类型 | 第19-22页 | 
| 2.4 缓冲器方案的选择 | 第22页 | 
| 2.5 胶泥缓冲器力学模型 | 第22-33页 | 
| 2.5.1 弹性力 | 第23-26页 | 
| 2.5.2 粘滞阻尼力 | 第26-32页 | 
| 2.5.3 胶泥缓冲器动力学模型 | 第32-33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后坐复进运动仿真建模 | 第34-47页 | 
| 3.1 概述 | 第34-35页 | 
| 3.2 內弹道计算 | 第35-42页 | 
| 3.2.1 迫击炮內弹道特点 | 第35-38页 | 
| 3.2.2 基本假设和內弹道方程 | 第38-40页 | 
| 3.2.3 內弹道求解 | 第40-42页 | 
| 3.3 后坐复进运动分析 | 第42-44页 | 
| 3.3.1 射击时后坐部分受力分析 | 第42-43页 | 
| 3.3.2 后坐复进运动微分方程 | 第43-44页 | 
| 3.4 后坐复进运动仿真模型 | 第44-4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胶泥缓冲器结构设计 | 第47-63页 | 
| 4.1 概述 | 第47页 | 
| 4.2 弹性胶泥缓冲器特性分析 | 第47-53页 | 
| 4.2.1 缓冲器结构参数对缓冲器性能影响 | 第47-53页 | 
| 4.2.2 分析小结 | 第53页 | 
| 4.3 缓冲器参数确定 | 第53-54页 | 
| 4.4 仿真分析 | 第54-56页 | 
| 4.5 缓冲器结构设计 | 第56-61页 | 
| 4.5.1 缸体结构 | 第57-58页 | 
| 4.5.2 活塞与活塞杆 | 第58-59页 | 
| 4.5.3 端盖与密封结构 | 第59-60页 | 
| 4.5.4 套筒 | 第60页 | 
| 4.5.5 炮尾配合设计 | 第60-61页 | 
| 4.6 缓冲器评价 | 第61-62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5 弹簧-胶泥式缓冲器设计 | 第63-69页 | 
| 5.1 概述 | 第63页 | 
| 5.2 弹簧-胶泥式缓冲器结构设计 | 第63-66页 | 
| 5.2.1 弹性胶泥阻尼器 | 第64-65页 | 
| 5.2.2 碟形弹簧 | 第65页 | 
| 5.2.3 中筒结构 | 第65-66页 | 
| 5.2.4 套筒 | 第66页 | 
| 5.3 仿真分析 | 第66-6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6 迫击炮发射动力学分析 | 第69-85页 | 
| 6.1 概述 | 第69-70页 | 
| 6.2 火炮发射动力学 | 第70-72页 | 
| 6.2.1 火炮发射动力学概述 | 第70-71页 | 
| 6.2.2 迫击炮发射动力学特点 | 第71-72页 | 
| 6.3 土力学 | 第72-74页 | 
| 6.3.1 土的组成和分类 | 第72页 | 
| 6.3.2 土的力学性质 | 第72-74页 | 
| 6.3.3 土的本构模型 | 第74页 | 
| 6.4 有限元建模 | 第74-81页 | 
| 6.4.1 三维建模与简化 | 第74-76页 | 
| 6.4.2 材料属性 | 第76页 | 
| 6.4.3 求解器的选择 | 第76-77页 | 
| 6.4.4 连接设置 | 第77-79页 | 
| 6.4.5 接触设置 | 第79-80页 | 
| 6.4.6 划分网格 | 第80页 | 
| 6.4.7 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80-81页 | 
| 6.5 结果分析 | 第81-84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 7.1 总结 | 第85页 | 
| 7.2 工作展望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得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