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第15-16页
        1.4.1 可能的创新点第15页
        1.4.2 存在的不足第15-16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第16-25页
    2.1 研究综述第16-22页
        2.1.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第16-18页
        2.1.2 城镇化质量的定性研究第18-19页
        2.1.3 城镇化质量的定量研究第19-21页
        2.1.4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研究现状第21-22页
    2.2 相关理论第22-25页
        2.2.1 城市化进程的倒“S”型曲线第22-23页
        2.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第23页
        2.2.3 人口迁移理论第23-24页
        2.2.4 聚集—扩散理论第24-25页
第3章 长江经济带基本状况第25-39页
    3.1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第25-28页
        3.1.1 生产水平第25页
        3.1.2 产业结构第25-26页
        3.1.3 城乡居民收入第26-27页
        3.1.4 财政收入第27-28页
    3.2 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现状第28-33页
        3.2.1 居民精神生活第28-29页
        3.2.2 基础教育第29-30页
        3.2.3 基础医疗第30-32页
        3.2.4 城市设施水平第32-33页
    3.3 长江经济带环境发展现状第33-36页
        3.3.1 城市绿化第33-34页
        3.3.2 工业、生活污染处理第34-36页
    3.4 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发展现状第36-37页
        3.4.1 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第36页
        3.4.2 城镇化率第36-37页
    3.5 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第37-39页
        3.5.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第37-38页
        3.5.2 城乡居民贫困差异第38-39页
第4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第39-80页
    4.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第39-48页
        4.1.1 研究对象第39页
        4.1.2 研究时间第39页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39-40页
        4.1.4 测度方法的选择第40-43页
        4.1.5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3-44页
        4.1.6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4-48页
    4.2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第48-56页
        4.2.1 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宏观视角分析第48-49页
        4.2.2 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中观视角分析第49-50页
        4.2.3 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微观视角分析第50-53页
        4.2.4 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分析第53-56页
    4.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分析第56-59页
        4.3.1 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宏观分析第56-57页
        4.3.2 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中观分析第57-58页
        4.3.3 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微观分析第58-59页
        4.3.4 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聚类分析第59页
    4.4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分析第59-61页
        4.4.1 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宏观分析第59-60页
        4.4.2 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中观分析第60-61页
        4.4.3 带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微观分析第61页
    4.5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分维度空间差异分析第61-77页
        4.5.1 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差异分析第62-65页
        4.5.2 社会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第65-68页
        4.5.3 环境发展质量空间差异分析第68-71页
        4.5.4 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空间差异分析第71-74页
        4.5.5 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空间差异分析第74-77页
    4.6 结论第77-80页
第5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空间相关性分析第80-89页
    5.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第80-81页
    5.2 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第81-88页
    5.3 结论第88-89页
第6章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第89-94页
    6.1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第89页
        6.1.1 变量的选取第89页
        6.1.2 数据来源第89页
    6.2 计量模型第89-90页
    6.3 实证检验第90-92页
        6.3.1 描述性统计第90页
        6.3.2 单位根检验第90-91页
        6.3.3 协整检验第91页
        6.3.4 Hausman检验第91-92页
    6.4 实证结果第92-93页
    6.5 结论第93-94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94-98页
    7.1 结论第94-95页
    7.2 建议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附件第102-118页
    附件1:主成分分析第102-103页
    附件2: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第103-106页
    附件3: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质量指数第106-108页
    附件4: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发展指数第108-111页
    附件5:长江经济带人口发展质量指数第111-114页
    附件6: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指数第114-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下一篇:重庆市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