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原因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1 推动公民社会建设和成熟 | 第10页 |
1.2.2 促进对外开放和参与全球治理 | 第10页 |
1.2.3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能 | 第10-11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3.1 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 | 第11-12页 |
1.3.2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的登记注册制度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7页 |
1.4.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4.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6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2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发展历程回顾及注册法律环境 | 第19-24页 |
2.1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2.1.1 19 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 | 第19页 |
2.1.2 20 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 第19页 |
2.1.3 20 世纪90年代初至2001年 | 第19-20页 |
2.1.4 2001 年至今 | 第20-21页 |
2.2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注册管理的法律制度 | 第21-24页 |
2.2.1 中央政府层面的法律规定 | 第21-22页 |
2.2.2 部分地方政府的区域性法规制度 | 第22-24页 |
3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登记注册制度的一般分析 | 第24-27页 |
3.1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登记注册管理的主要目的 | 第24-25页 |
3.1.1 保障国家主权、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安全 | 第24页 |
3.1.2 推进简政放权,促进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 第24-25页 |
3.1.3 加强中外民间交流,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 第25页 |
3.2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登记注册的权限划分 | 第25-26页 |
3.3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登记注册制度的一般原则 | 第26-27页 |
3.3.1 统一性原则 | 第26页 |
3.3.2 简化性原则 | 第26页 |
3.3.3 灵活性原则 | 第26-27页 |
4 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登记注册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7-30页 |
4.1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登记注册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4.1.1 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注册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善 | 第27页 |
4.1.2 由民政部门管理的准入审核缺乏系统的政治审查 | 第27页 |
4.1.3 部分境外非政府组织以企业形式注册,组织性质认定模糊 | 第27-28页 |
4.1.4 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注册信息难以全面掌握 | 第28页 |
4.2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注册制度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8-30页 |
4.2.1 双重管理体制限制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注册 | 第28页 |
4.2.2 对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影响存在顾虑 | 第28页 |
4.2.3 政府部门对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责任意识缺失 | 第28-30页 |
5 完善在华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登记注册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0-35页 |
5.1 国外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登记注册的经验借鉴启示 | 第30-31页 |
5.1.1 新加坡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登记注册的立法规定 | 第30页 |
5.1.2 波兰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登记注册的立法规定 | 第30-31页 |
5.1.3 越南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登记注册的立法规定 | 第31页 |
5.2 完善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注册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1-35页 |
5.2.1 完善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注册管理法律体系 | 第31页 |
5.2.2 统一向公安机关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并增加政治审核环节 | 第31-32页 |
5.2.3 非政治性境外非政府组织可由业务主管部门协助年审工作 | 第32-33页 |
5.2.4 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注册信息的披露和管理 | 第33页 |
5.2.5 加强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外籍员工的出入境管理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