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8-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非编码RNA概述 | 第13-17页 |
1.1.1 ncRNA的发现 | 第13-14页 |
1.1.2 短链的ncRNA | 第14-16页 |
1.1.3 长链的ncRNA | 第16-17页 |
1.2 ncRNA与疾病 | 第17-21页 |
1.2.1 ncRNA与癌症 | 第17-20页 |
1.2.2 ncRNA与神经性疾病 | 第20页 |
1.2.3 ncRNA与其他疾病 | 第20-21页 |
1.3 ncRNA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1.3.1 ncRNA研究的网络资源 | 第21-22页 |
1.3.2 逆转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联用(RT-qPCR) | 第22-25页 |
1.3.3 高通量的检测技术 | 第25-27页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7-29页 |
第2章 交连检测体系与PCR扩增反应的联用 | 第29-41页 |
2.1 前言 | 第2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2.2.1 实验仪器及耗材 | 第29-30页 |
2.2.2 材料与试剂 | 第30-31页 |
2.2.3 细胞体外培养 | 第31页 |
2.2.4 总R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2.2.5 总RNA的提纯 | 第32页 |
2.2.6 总RNA的检测 | 第32页 |
2.2.7 随机引物法逆转录RNA | 第32-33页 |
2.2.8 互补DNA片段与对应ncRNA杂交 | 第33页 |
2.2.9 T4 DNA连接酶反应 | 第33页 |
2.2.10 PCR体外扩增与检测 | 第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2.3.1 HL-PCR方法的建立 | 第33-36页 |
2.3.2 HL-DNA取代cDNA检测ncRNA的灵敏度 | 第36-38页 |
2.3.3 使用HL-DNA取代cDNA检测AK026510 | 第38-39页 |
2.3.4 用杂交连接法与PCR扩增联用检测ncRNA | 第39-40页 |
2.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交连检测体系与荧光定量PCR的联用 | 第41-52页 |
3.1 前言 | 第4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5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3.2.2 材料与试剂 | 第42-43页 |
3.2.3 细胞体外培养 | 第43页 |
3.2.4 总RNA的提取 | 第43页 |
3.2.5 总RNA的提纯 | 第43页 |
3.2.6 总RNA的检测 | 第43页 |
3.2.7 随机引物法逆转录RNA | 第43页 |
3.2.8 互补DNA片段与对应ncRNA杂交 | 第43页 |
3.2.9 T4 DNA连接酶反应 | 第43页 |
3.2.10 系列标准样品的制备 | 第43-45页 |
3.2.11 荧光定量PCR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3.3.1 杂交连接法对PCR引物特异性要求 | 第45-47页 |
3.3.2 HL-qPCR法与RT-qPCR法检测目标ncRNA的准确度 | 第47-49页 |
3.3.3 HL-qPCR法与RT-qPCR法检测目标ncRNA的可重现性 | 第49-50页 |
3.3.4 使用HL-qPCR法检测不同细胞系中目标ncRNA的相对浓度 | 第50-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交连检测体系在酶活性检测上的应用 | 第52-65页 |
4.1 前言 | 第52-53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7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53-54页 |
4.2.2 材料与试剂 | 第54-55页 |
4.2.3 细胞体外培养 | 第55页 |
4.2.4 总RNA的提取 | 第55页 |
4.2.5 总RNA的提纯 | 第55页 |
4.2.6 RNA提取物的检测 | 第55-56页 |
4.2.7 互补DNA片段与对应ncRNA杂交 | 第56页 |
4.2.8 T4 DNA连接酶反应 | 第56页 |
4.2.9 PCR体外扩增与EB染色检测 | 第56页 |
4.2.10 银染法检测PCR扩增后产物 | 第56-57页 |
4.2.11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T4 DNA连接酶浓度 | 第5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4.3.1 T4 DNA连接酶浓度的测定 | 第57-58页 |
4.3.2 交连检测体系用于T4 DNA连接酶活性检测 | 第58-60页 |
4.3.3 底物浓度对检测体系灵敏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4 EB染色和银染检测灵敏度的对比 | 第61-62页 |
4.3.5 使用银染法提高酶活性检测灵敏度 | 第62-63页 |
4.4 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